摘要:中级经济师考试整体通过率10%-15%,有难度,体现在内容广深、时间紧、备考误区多。各专业难度差异大,人力、工商通过率较高。应对可选对专业、聚焦核心考点、参加模拟训练,掌握方法可突破。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通过率一直是考生关注的焦点,其整体通过率通常稳定在10%-15%,低于许多职业资格考试,说明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其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内容广度与深度并存。《经济基础知识》涵盖37章,从经济学到法律跨度极大,需同时掌握抽象概念和具体法条;专业实务则聚焦行业场景,案例分析题常结合最新政策,对灵活运用能力要求高。
其次是时间压力。中级经济师考试每科90分钟需完成100题,平均每题不足1 分钟。许多考生因时间分配不当导致会做的题来不及答。
再次是备考误区拖后腿。不少考生陷入“盲目刷题”“死记硬背”的误区,忽视了高频考点的串联,或对机考系统不熟悉,最终影响发挥。
不过,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各个专业,难度差异显著。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通过率较高,前者可达30%-37%,后者约25%;而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等专业通过率偏低,仅16%右,财政税收专业因计算量大,通过率甚至更低。
所以,面对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点,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首先,就是选对专业降低门槛。零基础或时间紧张者优先选人力资源、工商管理,减少备考阻力;有行业基础者可挑战对应专业,但需预留更多时间攻克难点。
其次,就是聚焦核心考点。近5年真题中重复出现的考点占比超60%,如《经济基础》中的“市场结构”“财政支出”,需重点掌握,冷门内容可适当放弃。
再次,参加模拟实战训练。考前用机考系统模拟,训练答题节奏,尤其要练习“标记难题回头做”的技巧,避免因小失大。
综上,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是相对的:对盲目备考者而言,低通过率是障碍;但对掌握方法、精准发力的考生来说,抓住规律就能突破。其核心并非“难在知识”,而在“难在策略”。选对方向、用对方法,通过考试并非遥不可及。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