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和工商是零基础热门选择。人力资源聚焦人力管理,计算少、案例贴近日常,通过率约37%;工商内容杂但浅,靠模板解题,通过率约25%。选专业需结合职业规划与背景。
在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众多专业中,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常被零基础考生视为热门之选。究竟哪个专业更好考,需要从考试内容、题型特点、通过率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从考试内容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聚焦于“人”的管理。其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基础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务》,后者主要涵盖四大板块:人力资源管理(占比超50%),涉及招聘、绩效、薪酬、培训等实际工作内容,例如设计岗位说明书、制定绩效考核表等,所学知识与工作场景紧密相连;
组织行为学(约20%),围绕“领导决策方式”“员工激励手段”等管理学经典模型展开,重在理解底层逻辑;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约20%),包含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等内容,虽有些抽象,但公式较少,多以举例题形式出现,如分析失业原因、计算人力成本;
劳动政策与社保(约10%),主要考察《劳动合同法》《社保法》等高频法条,靠背记就能得分 。
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点则呈现“大杂烩”特点,涉及企业战略、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但均点到为止。虽然内容繁杂,但核心考点重复出现,案例题也有相对固定的答题模板。
再看题型与分值设置,两个专业在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上一致,均为70 道单选题和35道多选题。在专业实务科目方面,二者也都包含60道单选题、20 道多选题以及20道案例分析题。
不同之处在于,人力资源专业的案例题更贴近日常管理场景,像设计员工培训方案、处理劳动纠纷等,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考生凭借经验就能答对部分题目。
工商管理专业的案例题则更强调套用模板,例如在企业战略类型选择题中,当选项模糊时,记住“市场渗透→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多元化”的通用策略公式,有助于快速解题 。
从通过率数据来看,人力资源专业历年及格率在37%左右,工商管理专业约为 25%。
人力资源专业因计算题少,案例题规律明显,吸引了众多跨专业和在职备考考生,其较高的通过率也侧面反映出在多数考生眼中,该专业相对易学易考。
不过,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点虽多,但考查深度较浅,对于善于归纳总结、把握核心考点的考生而言,通过考试也并非难事。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时,还要考虑个人背景与职业规划。
若本身从事人力资源、行政、人事工作5年以上,或体制内人员想考编、评职称,人力资源专业与工作及职业发展的匹配度更高;而无专业背景的小白,以及企业中层管理者,由于工商管理专业通用性强、门槛低,且内容涉及职场管理多方面,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