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之风险登记册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长颈鹿 2017-07-03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2016年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开始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以下是关于风险登记册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学备考】软考神器,希赛软考学习包,有它考试就够了!


      2016年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开始使用新版考试大纲和教材,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知识点精讲,以下是关于风险登记册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登记册的编制始于风险识别过程,然后供其他风险管理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使用。识别风险过程的主要输出就是风险登记册中的最初内容。随着其他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风险登记册还将包括这些其他过程的输出,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也就逐渐增加。

      1.初始风险登记册

      最初的风险登记册包括如下信息:

      (1)已识别风险清单。对已识别风险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可采用简单的结构对风险进行描述,例如,某事件可能发生,从而造成什么影响;或者,如果出现某原因,某事件就可能发生,从而导致什么影响。在罗列出已识别风险之后,这些风险的根本原因可能变得更加明显。将这些都应记录在案,并在以后用于支持本项目和其他项目的风险识别工作。

      (2)潜在应对措施清单。在识别风险过程中,有时可以识别出风险的潜在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如果已经识别出)可作为规划风险应对过程的输入。

      2.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过程的更新

      从实施定性风险分析中得到相关信息后,应该对风险登记册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风险登记册纳入项目文件。根据实施定性风险分析的结果,可对风险登记册做如下更新:

      (1)项目风险的相对排序或优先级清单。可根据各风险的重要程度,使用概率影响矩阵对风险进行分类。综合考虑每个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一旦发生对目标的影响,就可以将各风险归类为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使各风险之间有相对的优先级关系。由于组织对不同目标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同,所以可分别针对进度、成本和性能目标排列风险优先级。然后,项目管理团队可利用风险优先级列表,去关注那些对最重要目标有重要影响的风险(高风险),对这些风险的应对会带来更好的项目结果。对评定为十分重要的风险,应该说明其概率和影响的评定基础。

      (2)按类别分类的风险。进行风险分类,可揭示风险的共同原因或需特别关注的项目领域。

      (3)风险成因或需特别关注的项目领域。发现风险集中的领域,有利于提高风险应对的有效性。

      (4)近期就需应对的风险清单。需紧急应对的风险和可在晚些时候处理的风险,可以归入不同的组别。

      (5)需进一步分析与应对的风险清单。有些风险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包括定量风险分析)和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6)低优先级风险观察清单。在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中被评定为不重要的风险,应该列入观察清单,加以持续监测。

      (7)定性风险分析结果的趋势。随着分析的反复进行,具体风险可能呈现出某种明显的趋势,从而使风险应对或进一步分析变得更紧迫(更重要)或不太紧迫(不太重要)。

      3.实施定量风险分析过程的更新

      从实施定量风险分析中得到相关信息后,风险登记册需要进一步更新,将详细记录量化方法、结果和建议的量化风险报告添加进去。风险登记册的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的概率分析。对项目可能的进度与成本结果进行估算,列出可能的完工日期和完工成本及其相应的置信水平,分析的结果通常表现为累积分布。可以综合考虑分析的结果与干系人的风险承受力,来量化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应急储备。应急储备旨在将不能实现成本和时间目标的风险降低到组织可接受的水平。

      (2)实现成本和时间目标的概率。当项目面临风险时,可根据定量风险分析的结果来估算在现行计划下实现项目目标的概率。

      (3)量化风险优先级清单。此风险清单中包括对项目造成最大威胁或提供最大机会的风险。它们是对成本应急储备影响最大的风险,以及最可能影响关键路径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模拟分析中生成的龙卷风图(Tornado Diagram)来识别这些风险。

      (4)定量风险分析结果的趋势。项目管理团队应该将从实施定量风险分析过程中得到的新知识,加进关于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和性能的历史信息中。这些新知识可能以定量风险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该报告可以独立于风险登记册,也可以与风险登记册合并在一起。

      4.规划风险应对过程的更新

      在规划风险应对过程中,选择和商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并将其列入风险登记册。风险登记册的详细程度应与风险的优先级和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相适应。通常,应该详细说明高风险和中风险,而将低优先级的风险列入观察清单,以便定期监测。风险登记册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风险责任人及其职责。

      (2)商定的应对策略。

      (3)实施所选的应对策略所需的具体行动。

      (4)风险发生的触发条件(Trigger Condition)、征兆和预警信号。

      (5)实施所选的应对策略所需的预算和进度活动。

      (6)应急计划以及启动应急计划的触发因素。

      (7)弹回计划,以便在风险发生并且主要应对措施无效时使用。

      (8)在采取预定应对措施之后仍然存在的残余风险,以及已经有意接受的风险。

      (9)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直接导致的次生风险。

      (10)根据项目的定量风险分析以及组织的风险临界值,计算出来的应急储备。

      5.控制风险过程的更新

      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对风险登记册的更新包括(但不限于):

      (1)风险再评估、风险审计和定期风险审查的结果,例如,新识别的风险事件以及对风险概率、影响、优先级、应对计划、责任人和风险登记册其他内容的更新。还可能需要删去不复存在的风险并释放相应的储备。

      (2)项目风险和风险应对的实际结果。这些信息有助于项目经理们横跨整个组织进行风险规划,也有助于他们对未来项目的风险进行规划。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本节就风险管理各过程对风险登记册的编制和更新进行了统一的介绍,建议读者在学完本章后续所有内容之后,返回来再次学习本节内容,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返回目录:软考集成教程知识点精讲之项目风险管理汇总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的通过考试,希赛软考网开设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网络课堂,网络课堂在晚上或者是周末上课,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不耽误上班族工作或者是学生族上课。网络课堂提供录播视频,上课没听懂的内容课后可以反复听来理解。与网络课堂配套的还有电子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辅导教材(可做笔记、在线提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视频教程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历年考试真题在线测试(测试完有答案及解析,平台会记录错题),此外还提供在线答疑,学习过程中有疑问,随时可以在希赛平台提问,有专业老师及时解答。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