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员备考经验分享:具备两点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责任编辑:胡媛 2019-12-30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希赛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优秀学员郑晓意的备考经验分享,为大家分享如何备考能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郑晓意为希赛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016年培训班学员,以下为郑晓意为大家分享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经验,介绍了自己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的原因以及第二次如何备考。

首先,参加此次考试心得分享会,是考前对自己的一个承诺:如果考试通过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后面的学员。算是当时对自己备考的一个鼓励吧,所以这次如约而来。

一、参加考试的初衷

参加这个考试的原因:

一是高项考试与职称关联,自己认为有必要拿到这个证书,趁着还有时间,还不那么老,应该趁早完成这个任务;

二是想静下心来专心的做一件事情,给自己一个机会,同时增加一份自信。

我是第二次参加这个考试了,算是补考吧,心里有一定的压力。2016年上半年曾经苦战过,但终究还是没有通过,心情跌至谷底。

下半年 在通过了PMP考试之后,对自己有了些信心,于是开始专心复习准备下半年的考试。

二、总结第一次没有通过的原因

从开始报名希赛到考试期间,时间没有把控好,前松后紧。

真正复习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所以虽然每天学习的时间增长,但依旧复习准备不够充分。

考前最大的感觉就是再有一个月复习的时间就好了,就不会这么匆忙了。所以,从开始报名就要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

对于案例题,复习准备的不够充分。历年真题没有很认真的去做练习和模拟测试,只是对着题目和答案进行记忆,缺少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再与答案进行比对的过程。

论文准备的时间有些仓促,虽然在老师的指导下也都是合格的,但时间上已经不充裕了。缺少背诵和加深记忆的环节,考试时过于紧张不能复现。

复习到临考前的时候,虽然认为考点差不多都掌握了,但其实不够准确并且记忆不够牢固。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感觉,主要原因是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考前突击熬夜,不但不会提高效率,反而会影响记忆曲线和精力,紧张的情绪对考试是没有帮助的。

网络课堂有落课的情况(因为各种各样的其实并不重要的原因),尽管后面进行了补课,但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有精力不足、吸收力不强的问题。

三、学习备考再战心得

按照老师的建议提前看了老学员备考经验分享,这一点对后面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认为准备一次考试,需要具备两点,一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个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两个互相作用,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学员的备考经验中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供借鉴。

9月份参加过PMP考试,备考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有了比较系统化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后面的项管考试起到打基础的作用,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上半年的案例和论文比较薄弱,此次复习针对这两个科目重点强化。买了一本关于案例真题讲解分析的参考书,考前2个月开始看这本书,针对每一个领域有计划的复习,看完一整本书之后有所收获。

对于案例题有了基本的答题思路和知识要点的掌握后,考前1个月开始真题测试(在希赛的平台上),从2016年上半年到2010年,做了大概11套真题,进步很大。

重中之重—论文方面

考前认真准备了5篇论文,加上上半年准备3篇论文,一共8篇论文。

论文内容采用真实经历的项目写起来会得心应手一些,结合希赛罗老师讲解的套路,认真准备,修改过多次且老师给到45分以上时,方可开始背诵。

由于上半年主要输在了论文上面,这次对论文很重视,按照老师的评语多次修改,直到老师给出合格的评语。

另外,论文写好了是一方面,考试中若能发挥出80%~90%,还需要下一定的功夫进行记忆,否则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下,会有措手不及或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

为了能够尽量多的复现论文的内容,我用到的方法是把每一篇论文用手机录成音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每晚睡觉前或空余时间不停地反复地听,不断加深记忆。

这种方法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效果不错,从最初只记住框架到后来对论文的细节都越来越熟悉,脑子里有东西了,考试的时候再紧张也会有内容可写。

另外虽然论文涉及的9大知识领域不同,但有些实例对于不同的知识领域是相通的,只需要把实例记住,然后根据论文题目和理论知识进行扩展和补充。

四、学习感悟

信心和坚持:

一件事情如果决定做了,就一定要给自己信心,就要付出努力和每一天的坚持,不能放弃;

合理分配时间:

我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而非一时突击。备考下半年考试的两个月中,我吸取了上半年突击一个月经常熬夜的失败经验,没有熬过一次夜,都是平时白天抽空进行学习,每天保证至少2个小时的学习,如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

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而非一时兴起:

当下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是一种美德,为自己而学是最原始的动力,而学习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所收获。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