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软考改革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简称“集成”)变为只在下半年开考,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简称“信管”)则改为上半年开考。而正是因为“集成”上半年不开考,导致有些准备参加上半年软考的同学选择转向“信管”,毕竟同为中级资格考试。那么,“集成”和“信管”哪个更好考?
1、“集成”VS“信管”
首先,大家要区分一个概念,“集成”又称“中项”,很多人把它和“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拿来比较。
二者都属于管理类科目,考试内容重合度较高。只不过一个是中级科目(“集成”),一个是高级科目(“高项”)。
而由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项”)和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管”)的名称很相似,导致很多人弄混淆,其实二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科目。
“信管”和“集成”相比较,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考核内容不同:
“集成”主要考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知识、方法和工具,以及信息化知识等等。
“信管”主要考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等等。
岗位负责工作不同: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主要负责信息系统项目的全面管理,而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则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营与维护管理。
当然,“信管”和“集成”还是有相同点的,比如:
都是考两门:“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教材里关于技术部分、项目管理部分的知识也有重合点,大约35%的相似度。
至于“集成”和“信管”的难易程度,虽说二者在考试方向上有差异,但难度其实差不多。只不过“信管”更偏向理论,没有计算题,而“集成”是有计算题的。
2、“信管”教材改版
大家需要注意一点,“信管”在2024年10月出版了新教材,并规定将从2025年上半年考试开始使用新教材和考试大纲。
而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改动超80%。旧教材只有543页,新教材则达到了649页,大幅增加许多信息化和管理内容,并去掉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知识。
改版后的教材重心开始向管理方向转移,各种管理知识占比约达45%,主要靠记忆和理解,所以不少人认为新教材更简单。
当然,由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知识重合部分较少,过往的备考资料借鉴意义下降,考试题型和考点分布可能会有变化,所以也有人认为考试难度会上升。
不过由于新版本的“信管”有不少知识点与“中项”、“高项”教材重合,所以“信管”是可以成为“中项”、“高项”替代选项的。
而且“信管”和“集成”(“中项”)的考试时间不重合,一个在5月开考,一个在11月开考。
因此,你完全可以在上半年报考“信管”,能一次通过最好,就算不通过,下半年也可以继续报考“集成”,直到获取中级职称。
3、报考其他科目
如果你担心“信管”教材改版太大,来不及学习新教材,也可以尝试报考其他中级科目。比如“软件设计师”(简称“软设”)。
“软设”主要考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C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等。虽说复杂些,但通过人数也不少。比如湖南:
“软设”在2024年下半年、2023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通过人数分别是796人、621人、871人,比“集成”还多,位列第一。
最后,不管大家打算报考哪个科目,都衷心祝愿你成功拿证!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