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赛网软考频道为2025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生整理了2025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经典100题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重要知识点。
2025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经典100题由希赛网软考频道整理,因篇幅有限,本文只展示了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考生在本文文首本文资料处或文末的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2025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经典100题部分如下:
1.关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系统的产生、建设、运行、维护、完善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B.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随着各种环境变化,需要不断维护和修改,必要时可由新系统替代
C.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简化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D.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用户习惯难以改变,定制化开发后无法进行重建和升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1.1.2小节,P3。
信息系统的目的、性能、内部结构和秩序、外部接口、部件组成等由人来规划,它的产生、建设、运行和完善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A选项正确)
信息系统建设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维护和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B选项正确)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简化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维护和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D选项无法进行重建和升级的描述不妥)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D选项。
2.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其中( )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
A.云系统 端系统
B.端系统 云系统
C.端系统 管系统
D.管系统 云系统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车联网的知识,参考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1.2.3小节,P11。
车联网 (Internet of Vehicles,IoV) 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1)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 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loV 寻 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2)管系统。管系统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 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 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3)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 物流、 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 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 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 用的复合体系。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D选项。
3.信息安全管理的CIA三要素指的是( )。
A.一致性、可用性、完整性
B.保密性、有效性、可用性
C.一致性、可用性、有效性
D.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三要素。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4.2.3小节,P125。
CIA三要素是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三个词的缩写。
综上所述,答案选D选项。
4.微信中语音转换为文字的功能,主要应用了( )技术。
A.虚拟现实
B.专家系统
C.自然语言处理
D.大数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语言处理。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2.2.5小节,P61。
微信中语音转换文字的功能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实现的。
自然语言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自然语言处理主要应用于机器翻译、舆 情监测、自动摘要、观点提取、文本分类、问题回答、文本语义对比、语音识别、中文OCR 等方面。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通常由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 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等6个部分构成,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 它能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系统中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 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 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可以创立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虚拟 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的总称)。
大数据 (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 据集合,是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综上,本题选择C选项。
5.建立IT治理机制时,需要遵守的原则不包括( )。
A.透明
B.简单
C.适合
D.公平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IT治理体系。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3.1.2小节,P69。
建立 IT 治理机制的原则包括:
①简单。机制应该明确地定义特定个人和团体所承担的责任和目标。
②透明。有效的机制依赖于正式的程序。对于那些被治理决策所影响或是想要挑战治理决策的人来说,机制如何工作是需要非常清晰的。
③适合。机制鼓励那些处于最佳位置的个人去制定特定的决策。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D选项。
6.关于审计流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审计流程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及后续审计四个阶段
B.后续审计时需要遵守审计流程的每一过程和要求
C.审计终结阶段总结审计工作、编写审计报告并做出审计结论
D.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审计流程。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3.2.3小节,P88。
通常,审计流程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狭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得出审计结论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一般分为审计准备、 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及后续审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若干具体内容。(A选项)
(1)审计准备阶段。IT审计准备阶段是指IT审计项目从计划开始,到发出审计通知书为止的期间。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合理、细致,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准备阶段工作一般包括:①明确审计目的及任务:②组建审计项目组;③搜集相关信息;④编制审计计划等。
(2)审计实施阶段。IT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将项目审计计划付诸实施的期间。此阶段的工作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整个审计流程的关键阶段,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实施阶段主要完成工作包括:①深入调查并调整审计计划;②了解并初步评估IT内部控制;③进行符合性测试;④进行实质性测试等。(D选项)
(3)审计终结阶段。IT 审计终结阶段是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总结审计工作、编写审计报告、 做出审计结论的期间。审计人员应运用专业判断,综合分析所收集到的相关证据,以经过核实 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终结阶段的工作一般包括:①整理与复核审计工作底稿;②整理审计证据;③评价相关IT 控制目标的实现;④判断并报告审计发现;⑤沟通审计结果;⑥出具审计报告;⑦归档管理等。(C选项)
(4)后续审计阶段。后续审计是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的一定时间内,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措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跟踪审计。后续审 计并不是一次新的审计,而是前一次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后续审计,可不必遵守审计流 程的每一过程和要求,但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检查、调查,收集审计证据,写出后续审计报告。(B选项)
综上,本题选择B选项。
7.信息系统的运维和服务中,IT服务管理是通过主动管理和流程的持续改进来确保IT服务交付有效且高效的一组活动,( )不属于IT服务管理的活动。
A.服务台
B.事件管理
C.过程开发
D.配置管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IT服务管理,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4.1.4小节,P101。
IT服务管理是通过主动管理和流程的持续改进来确保IT服务交付有效且高效的一组活动。IT服务管理由若干不同的活动组成: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服务级别管理、财务管理、容量管理、服务连续性管理和可用性管理。
C选项“过程开发”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控制的活动。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C选项。
软考科目怎么选?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找答案 ![]() | 软考论文怎么写? 微信扫码进入论文批改小程序 ![]() |
热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 | 25上半年软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推荐: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网络课堂 | 软考高项论文专题班
备考:软考备考学习资料 | 软考模拟考试 | 软考AI大模型
课程: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报考指南 | PMP课程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