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的内容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knk123 2013-12-24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项目变更是指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环境或者其他原因而对项目产品的功能、性能、架构、技术指标、集成方法、项目的范围基准、进度基准、成本基准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更管理的实质是根据项目推进过程中越来越丰富的项目认知,不断调整项目努力方向和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等相关干系人的需求,提升项目价值。

    17.1.2  变更管理的内容

    项目变更是指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环境或者其他原因而对项目产品的功能、性能、架构、技术指标、集成方法、项目的范围基准、进度基准、成本基准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更管理的实质是根据项目推进过程中越来越丰富的项目认知,不断调整项目努力方向和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等相关干系人的需求,提升项目价值。

    由于项目逐渐完善的基本特性,意味着早期的共识随着项目进行,对项目不断深入的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可能是产品范围,即对交付物的需求发生的变化,也可能是项目范围或是项目的资源、进度等执行过程发生的变化。

    1.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变更管理的原则是首先建立项目基准、变更流程和CCB(变更控制委员会、配置控制委员会、变更管理委员会)。包括以下内容:

    (1)基准管理:基准是变更的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准计划确定并经过评审后(通常用户应参与部分评审工作),建立初始基准。此后每次变更通过评审后,都应重新确定基准。

    (2)建立变更控制流程:建立或选用符合项目需要的变更管理流程,所有变更都必须遵循这个控制流程进行控制。流程的作用在于将变更的原因、专业能力、资源运用方案、决策权、项目干系人的共识、信息流转等元素有效综合起来,按科学的顺序进行。

    (3)明确组织分工:至少应明确变更相关工作的评估、评审、执行的职能。

    (4)完整体现变更的影响:变更的来源是多样的,既需要完成对客户可视的成果、交付期等变更操作,还需要完成对客户不可视的项目内部工作的变更,如实施方的人员分工、管理工作、资源配置等。

    (5)妥善保存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确保其完整、及时、准确、清晰,适当时可以引入配置管理工具。

    2. 变更的流程

    规范的变更管理需要遵循良好的变更流程,一般来说,变更的流程如下:

    (1)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变更提出应当及时以正式方式进行,并留下书面记录。变更的提出可以是各种形式,但在评估前应以书面形式提出。

    (2)对变更的初审。变更初审的目的是对变更提出方施加影响,确认变更的必要性,确保变更是有价值的;格式校验,完整性较验,确保评估所需信息准备充分;在项目干系人之间就提出供评估的变更信息达成共识。变更初审的常见方式为变更申请文档的审核流转。

    (3)变更方案论证。论证的内容包括技术评估和经济评估,前者评估需求如何转化为成果,后者评估价值和风险。

    (4)CCB审查。根据变更申请及评估方案,决定是否批准变更。在评审过程中,应将专业评审、经济评审分开,对涉及项目目标和交付成果的变更,客户的意见应放在核心位置。

    (5)发出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评审通过,意味着项目基准的调整,同时确保变更方案中的资源需求及时到位。要注意到的是,变更通知不仅包括实施项目基准的调整,更要明确项目的交付日期、成果对相关项目干系人的影响。

    (6)变更实施的监控。通过监控行动,确保项目的整体实施工作是受控的。

    (7)变更效果的评估。根据项目基准进行评估,评估变更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否已经达到,评估变更方案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内容与实施过程的差距,并设法解决。

    (8)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项目基准调整后,需要确认的是相应的资源配置和人员是否及时到位,更需多加关注。

    以上流程可以简单归纳为24个字:变更申请、变更评估、变更决策、变更实施、变更验证、沟通存档。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