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通信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通信工程师 责任编辑:胡媛 2025-01-25

摘要:常用的通信传输介质有哪几种?常用的通信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以及无线介质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卫星通信。

常用的通信传输介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有线介质

1.双绞线

定义:由两根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规格互相缠绕而成,这种结构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特点:具有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但带宽有限,信号传输距离相对较短,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

分类: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种,屏蔽双绞线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但成本也更高。

2.同轴电缆

定义:一种环形结构的有线传输介质,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组成。

特点:具有可用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和性能价格比高的优点,常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和局域网中。但安装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和成本。

3.光纤

定义: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数据传输的介质,由纤芯、包层和护套组成。

特点:具有极高的带宽、极低的误码率、极远的传输距离和极高的传输速率,是现代高速通信网络的主要传输介质。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但安装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

二、无线介质

1.无线电波

定义:一种电磁波,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方式无需敷设缆线,建网快捷且移动性支持好。

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但其传输质量可能受到天气、地形和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2.微波

定义:频率在300M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和穿透电离层的能力,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特点:具有容量大、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对雨雾等环境干扰敏感,需要较高的天线和发射功率。

3.红外线

定义:一种电磁波,具有更强的方向性,难以窃听、插入数据和进行干扰,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特点:具有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其传输质量受天气和障碍物的影响较大,通常用于室内无线局域网等设备中。

4.卫星通信

定义: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的通信方式。

特点:具有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信号所受干扰小、误码率小、通信稳定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长距离、跨地域的通信需求,但传播时延较长,且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通信传输介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介质。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6
  • 5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