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真题
》》》【点击查看中学综合素质模拟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2、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3、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4、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5、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
A.知识,技能和技巧
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6、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7、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8、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
D.《论演说家的教育》
9、梅梅在计算“三加五等于八”时,虽然可以不用借助数手指来计算了,但是在梅梅的脑海中出现了三颗草莓加上五颗草莓等于八颗草莓的具体形象,那么梅梅此时的思维属于(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10、丽丽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一小时且效率高,而燕燕只能专心学习半小时,这说明丽丽注意的( )比燕燕强。
A.广度
B.转移能力
C.分配能力
D.稳定性
11、电视新闻经常播放表彰各种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现场报道,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2、现在很多追星一族.把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除了服装打扮追求一样,甚至思想和行为也试图模仿.很多人都效仿自己的榜样去做公益事业。这属于品德形成的( )阶段。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3、在我国偏远的山区,存在这样一种教学现象:一间教室、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4、王老师在讲《硝酸》这一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教学:一、首先引导学生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二、讨论6.72L气体为何物;三、让学生试着分析溶液pH=0说明什么;四、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守恒法求解。最后,学生迅速简捷地给出答案。王老师运用了( )教学原则。
A.量力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15、新课改规定,教材管理实行( )。
A.国编制
B.国审制
C.校编制
D.校审制
16、我国初中阶段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17、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问卷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18、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在每个过程中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种做法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9、(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道德文化
20、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制约,但是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能动作用,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继承性
C.时代性
D.相对独立性
21、“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于( )。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二、辨析题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2、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3、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三、简答题
1、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2、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3、简述德育方法中,运用榜样示范法的注意事项。
4、简述教材编写的两种基本方式。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需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是,总是拿不定注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问题:
(1)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2)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2、材料: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问题:
(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
热点聚焦: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