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夕会、培训会,会会耗精力;日报、周报、月报,报报增负担。”这是无数银行基层员工的日常写照。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纸新规剑指基层痛点,能否终结银行业的“表面功夫”,让基层员工从形式主义中解脱?
一、新规出鞘:为基层减负划下“硬杠杠”
《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的“顽瘴痼疾”,必须坚决纠治。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不应被冗余流程、无效事务束缚手脚。此次新规聚焦三大核心整治方向:
- 精简文件:压缩不必要的发文数量,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
- 精简会议:严控会议频次和时长,避免重复开会、低效开会;
- 规范督查考核:清理过度量化、脱离实际的考核指标,减轻基层迎检负担。
新规的出台,既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化落实,更标志着为基层减负从“倡议”转向“制度约束”,为整治银行业形式主义提供了明确依据。
二、银行形式主义:基层员工的“不能承受之重”
银行业的形式主义早已成为基层员工的“集体吐槽点”,这些“表面功夫”看似热闹,实则耗散精力、拖累效率:
(一)“数据好看”优先于“真实价值”的任务指标
信用卡“既要发卡量,又要激活率”,基层员工为冲业绩不得不“全家办卡”“亲友凑数”;贷款任务摊派到个人,甚至催生出“贷款互助群”——为完成指标制造虚假需求,数据报表光鲜亮丽,却与银行真实业绩增长毫无关联。从存款揽储到理财产品推销,这类“假大空”指标让员工陷入“为任务而任务”的内耗,无暇深耕真实客户需求。
(二)“开会成瘾”挤占实干时间
从晨会、午会到夕会,从周会、月会到季度总结会,基层员工几乎被会议“包围”。某网点员工吐槽:“晨会雷打不动半小时,内容只是复述昨日ATM机吞卡次数;夕会一小时复盘业绩,实则多数时间在‘念数据、喊口号’,真正需要解决的客户投诉、系统故障等问题却一笔带过。”更有甚者,同一事项要开“部署会”“推进会”“总结会”“分享会”,业绩冠军用两小时分享“主要靠运气”,其他人还要配合鼓掌,层层重复的会议让实干时间被严重挤压。
(三)“僵化刻板”的服务考核背离初心
服务评价本应聚焦客户体验,却异化为“细节苛责”:丝巾褶皱超三道算不合格、指引手势必须呈75度角、坐姿要严格保持“三个直角”、微笑时嘴角上扬弧度需“标准化”……这些脱离实际的“形式化要求”,让员工把精力花在“摆姿势、抠细节”上,而非真正提升服务质量。一旦细节不达标,绩效直接打折,“为考核而服务”取代了“为客户而服务”的初心。
三、整治在即:让基层回归“实干本位”
这些形式主义的危害显而易见:员工被无效事务消耗精力,工作热情逐渐消磨;银行陷入“重表面、轻实效”的误区,服务效率、经营质量双双下滑。为何基层呼声已久,问题却迟迟未改?根源在于部分管理层将“形式到位”等同于“工作到位”,用“数据好看”“流程规范”掩盖实际管理短板。
如今新规已明确方向,银行业整治形式主义需要“动真格”:
- 砍掉“没必要的会”,让会议回归“解决问题”的本质;
- 废除“奇葩考核指标”,让业绩评价聚焦真实价值创造;
- 精简“冗余报表”,让员工从“填表机器”变回“服务能手”。
唯有如此,基层员工才能跳出“形式主义陷阱”,把精力用在服务客户、深耕业务上;银行才能摆脱“虚假繁荣”,回归“务实经营”的核心,真正实现效率提升与员工减负的双赢。
期待新规落地后,银行业能告别“表面功夫”,让基层员工轻装上阵,让金融服务回归初心。
相关推荐:
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直接下载【银行从业资格考试】APP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银行从业资格题库】小程序体验哦~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临考冲刺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39/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银行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