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临近,银行从业考试进入冲刺倒计时,不少考生的备考日常逐渐“偏离正轨”——看似“癫狂”的状态背后,藏着的其实是对上岸的迫切与坚持。这些“学疯了”的表现,简直像在演自己,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多少!
1、提前开启“上岸幻想模式”
学着学着思绪就飘走:上岸后要发什么样的朋友圈报喜,要不要写篇“血泪备考经验贴”分享干货,甚至连剪《一路生花》混剪视频、回顾备考路的镜头都想好了。明明题还没刷完,却已经把“成功后的仪式感”安排得明明白白,越想越有动力,又赶紧拉回思绪刷题。
2、被自己的粗心“气到骂街”
每次对答案,看到因“没看清题干”错的题就忍不住吐槽自己:“眼瞎了?明明要选错误答案,怎么直接勾了正确的!”“这么简单的数字都能看错,是不是脑子没在线?”一边骂自己“傻子”,一边又被自己的马虎哭笑不得,默默在错题本上标注“下次再错打手心”。
3、试卷成了“情绪发泄包”
想学却学不进去,刷题错一片,越做越烦躁,抓起试卷“啪”地捏成一团,气到想扔;冷静两秒后又舍不得,小心翼翼把褶皱抚平,心里默念“再给我一次机会”。(其实可以试试线上刷题题库,不用心疼试卷,错了直接标,还能自动统计错题,省心多了~)
4、变身“易燃易爆体质”
备考压力攒多了,脾气也跟着变大:家人多说两句就不耐烦,同事开玩笑也能瞬间变脸,连路过的小狗都觉得“碍眼”,主打一个“别人一点就炸,怨气能绕小区三圈”。事后又有点后悔,只能安慰自己“等考完就好了”。
5、学习=“嘴巴不能停”
一坐到书桌前就犯馋,桌上没点零食根本学不下去:薯片、坚果、巧克力轮流炫,喝奶茶更是“每日备考标配”。美其名曰“补充能量才能高效学习”,其实是借着吃东西缓解紧张,不知不觉半包零食就空了。
6、疯狂追问“十万个为什么”
学累了就开始摆烂式emo:“为什么我不能过目不忘?”“知识能不能自己钻进我脑子里?”“都考上大学了,怎么还得像高中生一样赶时间?”“当条闲鱼不好吗,非要遭这份罪?”越想越委屈,最后还是叹口气,拿起教材继续啃。
7、闭眼都是“考点框架”
走火入魔到“人书合一”:睡前闭眼,脑子里不是爱豆的脸,而是《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的目录,甚至能在脑海里“翻书”,连某章某节的重点都能清晰浮现。朋友聊八卦,顺口就能接“这题我会,考点在教材第XX页”。
8、做梦都在“抢分刷题”
凌晨三点突然惊醒,梦里还在考场:一道多选题死活想不起正确答案,急得满头大汗。醒来第一反应不是继续睡,而是摸出手机,凭着模糊的记忆搜题,确认答案后才松口气,心里踏实了才能接着睡。
9、背书背到“自我洗脑”
被背书折磨到精神失常,却要强行给自己打气:“背书使人快乐,我爱背书,背书爱我!”“为背书痴,为背书狂,为背书框框撞大墙!”一边念一边拍着教材,甚至把这句话当成朋友圈文案,配张教材图,主打一个“苦中作乐”。
10、靠“自我奖励”续命
每天都在“哄着自己学”:刷完一套题,奖励自己看两集剧;模拟考到80分,立马下单两件新衣服;哪怕只是背完一个章节,也要点杯奶茶“犒劳”自己。主打一个“用小快乐攒大动力”,牵着自己一步步往前走。
其实这些“发疯”的瞬间,都是备考路上的真实印记——看似荒唐,却藏着不放弃的决心。现在每多刷一道题、多背一个考点,都是在为未来的职业铺路。等拿到证书的那天再回头看,会发现这些“又疯又拼”的日子,不仅可爱,更值得骄傲。
冲刺阶段别慌,备考资料已备好,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助力上岸:[个人理财考点笔记]|[法律法规三色笔记]|[法律法规口诀记忆][个人理财思维导图]|[法律法规思维导图]|[银从刷题题库(含历年真题/经典母题/章节练习)]
相关推荐:
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直接下载【银行从业资格考试】APP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银行从业资格题库】小程序体验哦~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临考冲刺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39/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银行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