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个人理财领域,增长型年金是规划长期储蓄、教育金或养老金的重要工具,其“年金金额逐年增长”的特点能更好对抗通胀。对考生来说,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不仅是考试重点,更是未来实操的核心技能。
一、先搞懂:什么是增长型年金?
增长型年金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投入的年金金额会按固定比例逐年增长的年金形式,分为“普通增长型年金”(期末付款)和“期初增长型年金”(期初付款),考试中以普通增长型年金为主。比如每年存1万元,之后每年按5%的比例增加(第二年存1.05万,第三年存1.1025万),持续10年,这就是典型的增长型年金,常用于长期理财目标。
二、核心公式:普通增长型年金现值/终值怎么算?
增长型年金的计算核心是“现值”(现在需投入的总金额)和“终值”(未来能拿到的总金额),需结合年金金额、增长率、利率和期数四个要素,公式如下:
1、普通增长型年金现值(PV)公式
当“利率(r)≠增长率(g)”时:PV=PMT×[1-(1+g)ⁿ/(1+r)ⁿ]/(r-g)
字母含义:
- PV:现值(最终要算的“当前总投入”);
- PMT:第一期的年金金额(比如第一年存的1万元);
- g:年金增长率(每年金额增长的固定比例,如5%即0.05);
- r:折现率/年化利率(理财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如4%即0.04);
- n:期数(年金持续的年数,如10年)。
2、普通增长型年金终值(FV)公式
当“利率(r)≠增长率(g)”时:FV=PMT×[(1+r)ⁿ-(1+g)ⁿ]/(r-g)
字母含义与现值公式一致,终值计算的是“到期后累计的总金额”。
关键提醒:特殊情况处理
若“利率(r)=增长率(g)”,上述公式分母为0,需用简化公式:
- 现值:PV=PMT×n/(1+r)
- 终值:FV=PMT×n×(1+r)ⁿ⁻¹
三、实例拆解:手把手教你套公式计算
以“每年存1万元,增长率5%,年化利率4%,持续10年”为例,计算终值(10年后能拿到多少钱):
确定已知条件:PMT=10000元,g=5%=0.05,r=4%=0.04,n=10年(r≠g,用常规终值公式);
代入公式:
- FV=10000×[(1+0.04)¹⁰-(1+0.05)¹⁰]/(0.04-0.05)
分步计算:
- 先算幂次:(1.04)¹⁰≈1.4802,(1.05)¹⁰≈1.6289;
- 分子:1.4802-1.6289≈-0.1487;
- 分母:0.04-0.05=-0.01;
最终FV=10000×(-0.1487)/(-0.01)=148700元(即10年后约能拿到14.87万元)。
四、考生必记:公式应用3个注意点
- 单位统一:利率、增长率需用小数形式(5%=0.05),期数与年金周期一致(每年存一次则期数为年数);
- 区分“普通”与“期初”:考试若考期初增长型年金(期初付款),需在普通年金公式基础上×(1+r);
- 结合题意找参数:题目中常隐藏“第一期年金金额”“增长率”(如“每年增长3000元”需换算成比例g),需先拆解已知条件再套公式。
掌握增长型年金公式,不仅能应对考试计算题,更能在实际理财中精准测算收益,帮客户制定合理的储蓄计划,是个人理财从业者的核心技能之一。
相关推荐:
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直接下载【银行从业资格考试】APP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银行从业资格题库】小程序体验哦~

|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临考冲刺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39/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银行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