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强调了企业需要根据可回收金额进行判断,并在确认减值损失后根据剩余使用寿命进行相应调整的注意事项。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
1、在企业发生资产减值损失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
在相关资产的价值得以恢复时,应按恢复增加的金额进行相反的会计分录。
2、在期末结转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需要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和相关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确认的相应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需要根据可回收金额进行确定。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会造成资产减值损失。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的处理。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减值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应进行相应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就不得转回。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