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赛网题库为考生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精选每日一练,以便广大考生备考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希赛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采用法考题海战术,坚持完成每日客观题模拟机考练习题,熟练掌握答题知识点,同时适应机考环境,有效提高客观题考试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请选择1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某省甲市A区法院受理一起保管合同纠纷案件,根据被告管辖权异议,A区法院将案件移送该省乙市B区法院审理。乙市B区法院经审查认为,A区法院移送错误,本案应归甲市A区法院管辖,发生争议。关于乙市B区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案件退回甲市A区法院
B.将案件移送同级第三方法院管辖
C.报请乙市中级法院指定管辖
D.与甲市A区法院协商不成,报请该省高级法院指定管辖
【答案】D
【知识点】移送管辖与指定管辖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第37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由规定可知D项说法符合法律规定。
2.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较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
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
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
【答案】C
【知识点】法的渊源
【解析】A选项,我国是成文法,判例具有参考价值,但其本身不是法律规范,法院的已生效同类判决书没有普遍约束力。A项错误。
B选项,判例法,指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判例法是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不是专门的立法机构,而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我国是成文法,立法权由立法机关行使,法官没有立法权,在法律体系中不存在判例法。B项错误。
C选项,较高法院公报发布的案例,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同时还可以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也是法律希赛网和学者开展法律教学和研究的宝贵素材。C项正确。
D选项,这里应当是"司法强制执行力"而非"行政强制执行力",由法院执行而非行政机关执行。D项错误。
3.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甲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巾处罚较重的犯罪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答案】C
【知识点】想象竞合犯
【解析】题干中甲盗割的是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它不同于普通的电信设施,可以视为铁路的组成部分,属于交通设施。甲采用"盗割"等方式予以破坏,极易导致列车因相撞而致倾覆的危险。因此,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其首先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同时,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对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予以盗割的方式进行盗窃,其行为又触犯盗窃罪。甲一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择一重罪处罚,所以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4.叶某涉嫌盗窃罪,甲市公安局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甲市检察院审查后,将该案交A区检察院审查起诉。A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需要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A区检察院应当如何退回?
A.应当退回甲市检察院
B.应当退回甲市公安局
C.可以退回甲市公安局
D.应当通过甲市检察院退回甲市公安局
【答案】D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察审查起诉阶段改变管辖后的退回补充侦查。
【解析】根据《高检规则(试行)》第385条规定:对于在审查起诉期间改变管辖的案件,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2款规定的案件,可以通过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退回原侦查的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改变管辖前后退回补充侦查的次数总共不得超过2次。《刑事诉讼法》第
171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改变管辖前后退回补充侦查的次数总共不得超过2次。
由题干可知,甲市检察院审查后,将该案交A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属于在审查起诉期间改变管辖的案件,同时本案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2款的规定的情形,因此,改变管辖后的A区检察院可以通过原受理案件的甲市检察院退回原侦查的甲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5.全兆公司利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便利,在搜索引擎讯集公司网站的搜索结果页面上强行增加广告,被讯集公司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全兆公司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诚实信用原则一般不通过"法律语句"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
B.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能最大限度实现法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D.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于个案当中
【答案】C
【解析】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具有规范性,都必须以"法律语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A选项错误。法律原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程度相对于法律规则来说比较低,因此B选项错误。法律原则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其能够关注到行为及条件的个别性和特殊性,C选项正确。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于个案之中。不同的法律原则都可能适用于某个个案,但这些法律原则有不同的强度之分,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不同强度的法律原则间作出权衡,强度更高的法律原则对该案件的裁决比其他原则更有分量,具有指导性的作用。D选项错误。
6.如外国企业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应当委托在我国依法成立的律师事务所代理
B.所属国必须已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所属国必须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如所属国商标注册主管机关曾驳回了其商标注册申请,该申请在我国仍有可能获准注册
【答案】D
【解析】A项考查外国企业在外国申请注册的代理机构。依据《商标法》第18条规定,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应当委托认可的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代理。A项错误。
B、C项考查外国人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其所属国是否必须已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外国人在我国应当按其所属国和我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并非必须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WTO,B、C错误。
D项考查外国人申请注册商标的获准。对于商标国际注册问题,相关国际公约仅仅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和最低要求,并未否定各国法律的差异性,一件商标能否注册,由一国法律确定,不受其所属国商标注册机关的影响,D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
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D.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
【答案】BD
【知识点】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BD项符合法律规定,应选。C选项中犯罪情节轻微和该条规定的情节轻微不同,故不能适用该条规定,C项不选。
A选项,提起公诉是检察院的职权,应当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故A选项错误。
2.关于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的告知义务,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
B.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投保人负举证责任
C.投保人未如实告知投保单询问表中概括性条款时,则保险人可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D.在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获悉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但仍然收取保险费,则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答案】AD
【解析】AB项考查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依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6条第1款规定,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请注意不是投保人负举证责任。A项正确,B项错误。
C项考查投保人有关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依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6条第2款规定,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C项错误。
D项考查明知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仍收取保险费的,是否可接解除合同。依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7条规定,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仍然收取保险费,又主张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D项正确。
三、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请选择1个或者多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马俊1991年去世,其妻张桦1999年去世,遗有夫妻共有房屋5间。马俊遗有伤残补助金3万元。张桦1990年以个人名义在单位集资入股获得收益1万元。双方生有一子马明,1995年病故。马明生前与胡芳婚后育有一子马飞。张桦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由表侄常生及改嫁儿媳胡芳养老送终。5间房屋于2001年11月被拆迁,拆迁单位与胡芳签订《危旧房改造货币补偿协议书》,胡芳领取作价补偿款、提前搬家奖励款、搬迁补助费、货币安置奖励费、使用权补偿款共计25万元。下列各项中何者属于遗产?
A.提前搬家奖励款
B.搬迁补助费
C.货币安置奖励费
D.使用权补偿款
【答案】CD
【知识点】遗产的范围
【解析】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由此可知,提前搬家奖励费、搬迁补助费都是针对搬家本身的给付的费用,不属于遗产的范围,而货币安置奖励费、使用权补偿款则是针对5间房屋的所有权所提供的对价,由于5间房屋属于遗产,因此这5间房屋的对价亦属于遗产。
2.犯罪嫌疑人甲于1994年因琐事将邻居捅成轻伤后逃跑,2000年春节他以为没事,回家过年,被害人发现后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并将其拘留,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那么,对此案应当如何处理?
A.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B.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
C.公安机关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D.公安机关应当释放嫌疑人,并发给释放证明
【答案】ACD
【知识点】审查批捕
【解析】本题考查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根据题目可知,甲触犯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五年,甲此时才去报案已过追诉时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撤销案件,释放甲,检察院也不应当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ACD正确。
法考客观题考试在线做题题库:法考在线模拟考试系统,在线测试+答案解析
法考复习常用:法考音频下载【各科+全套】※2018年法考客观题考试考生须知
法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