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赛法考真题题库为考生提供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精选每日一练,以便广大考生备考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希赛法考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采用法考题海战术,坚持完成每日客观题模拟机考练习题,熟练掌握答题知识点,同时适应机考环境,有效提高客观题考试成绩。
9.甲展览馆委托雕塑家叶某创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将其放置在公园入口,委托创作合同中未约定版权归属。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2014-03-17,单)
A.甲展览馆许可乙博物馆异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
B.甲展览馆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
C.个体户冯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
D.游客陈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对雕塑拍照纪念
【知识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合理使用与侵权
【解析】本题考查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合理使用以及著作权侵权行为。依据《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可见,本题中雕塑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叶某。该法第10条第(5)项规定,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本题中,甲展览馆与个体户冯某的行为侵犯了叶某著作财产权中的复制权。ABC构成侵权,不选。
D项考查合理使用。依据《著作权法》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陈某拍照纪念的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D项正确。
【答案】D
10.甲电视台经过主办方的专有授权,对篮球俱乐部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包括在比赛休息时舞蹈演员跳舞助兴的场面。乙电视台未经许可截取电视信号进行同步转播。关于乙电视台的行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4-03-18,单)
A.侵犯了主办方对篮球比赛的著作权
B.侵犯了篮球运动员的表演者权
C.侵犯了舞蹈演员的表演者权
D.侵犯了主办方的广播组织权
【知识点】著作权的客体、邻接权
【解析】本题考查体育竞赛本身是否属于著作权。依据《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据此,体育竞赛本身不具有著作权,乙电视台的行为也就不可能侵犯主办方的著作权及运动员的表演者权。A、B项错误。
C项考查广播组织权。正确。《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3)项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根据该法第四十七条第(10)项的规定,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属于对表演者的侵权行为。据此可知,本题中乙电视台未经许可截取电视信号进行同步转播的行为侵犯了舞蹈演员的表演者权。
D项考查广播组织权。依据《著作权法》第45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甲电视台在经过主办方授权后,合法拥有对篮球联赛的直播权利,享有播放者权利,乙电视台未经许可同步转播的行为侵犯了甲电视台的播放者的权利,而不是主办方的广播组织权。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1.甲创作了一首歌曲《红苹果》,乙唱片公司与甲签订了专有许可合同,在聘请歌星丙演唱了这首歌曲后,制作成录音制品(CD)出版发行。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2014-03-62,多 )
A.某公司未经许可翻录该CD后销售,向甲、乙、丙寄送了报酬
B.某公司未经许可自聘歌手在录音棚中演唱了《红苹果》并制作成DVD销售,向甲寄送了报酬
C.某商场购买CD后在营业时间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经过甲许可并向其支付了报酬
D.某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电影的插曲使用,只经过了甲许可
【知识点】著作权侵权行为
【解析】A项考查复制权、发行权。依据《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据此可知,某公司翻录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甲、录音制作者乙唱片公司和演唱者丙的许可。A项某公司未经许可,构成侵权,应选。
B项考查录音制品法定许可的规定,依据《著作权法》第40条第3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据此可知,选项B中某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不选。
C项考查机械表演权。某商场将购买的CD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经过了甲的许可并支付了报酬,不构成侵权,不选。
D项考查录音制作权和表演者权。依据《著作权法》第42条第1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该法第48条第(4)项规定,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构成侵权。据此,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插曲使用需要经过甲、乙、丙三方的许可,否则属于侵权行为。D项属于侵权行为,应选。
【答案】AD
12.甲的画作《梦》于1960年发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继承人乙于2009年10月发现丙网站长期传播作品《梦》,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03-17,单)
A.《梦》的创作和发表均产生于我国《著作权法》生效之前,不受该法保护
B.乙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其胜诉权不受保护
C.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
D.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对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知识点】著作权的保护
【解析】A项考查《著作权法》生效前的作品保护问题,依据《著作权法》第60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 A项正确。
B项考查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著作权司法解释》第2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由于丙网站侵害署名权的行为一直持续,B项错误。
C项考查署名权保护。署名权为人身权,无保护期限之限制。C项错误。
D项考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财产权,有保护期限之限制,即作者终生和死亡后50年,截止到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题中到起诉时,甲死亡已超过50年,甲对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再受到法律保护。D项正确。
【答案】D
13.王琪琪在某网站中注册了昵称为“小玉儿”的博客账户,长期以“小玉儿”名义发博文。其中,署名“小玉儿”的《法内情》短文被该网站以写作水平不高为由删除;署名“小玉儿”的《法外情》短文被该网站添加了“作者:王琪琪”字样。关于该网站的行为,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3-03-62,多)
A.删除《法内情》的行为没有侵犯王琪琪的发表权
B.删除《法内情》的行为没有侵犯王琪琪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C.添加字样的行为侵犯了王琪琪的署名权
D.添加字样的行为侵犯了王琪琪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知识点】博客作品的著作权
【解析】A项考查发表权。依据《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可见,发表权已经作品的发表,该权利随即消失。同时依据《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应承担侵权责任。据此,A项正确。
B项考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依据《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侵犯网络信息传播权是指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网站删除该文的行为不符合侵害当事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构成要件,B项正确。
C项考查署名权。著作权人有选择署名的权利,这种权利当然包括署真名还是笔名或者假名的权利。网站添加字样的做法侵害了当事人的署名权。C项正确。
D项考查作品完整权。依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4)项规定,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网站行为仅仅侵犯了其署名权,并未侵犯该作品的完整权。D项错误。
【答案】ABC
14.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印刷排版系统软件,付费20万元,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后甲公司以高价向善意的丙公司出售了该软件的复制品。丙公司安装使用5年后,乙公司诉求丙公司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3-03-63,多)
A.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甲公司
B.乙公司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
C.丙公司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D.丙公司应停止使用并销毁该软件
【知识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
【解析】A项考查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1条规定,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本题中软件的著作权由受托人乙公司享有,A项错误。
B项考查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因丙公司的侵权行为一直持续,不受诉讼时效限制,B项错误。
CD项考查善意第三人的法律责任。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0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C、D项正确。
【答案】CD
15.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03-17,单)
A.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论文著作权人的同意
B.该论文集属于学术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论文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C.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报酬
D.如出版社未经论文著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著作权
【知识点】汇编作品著作权
【解析】本题考查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依据《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33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尽管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但论文集不属于报刊,出版社需要经过论文著作权人的同意,A、B错误。
C项考查汇编作品的双重著作权,每位论文作者享有著作权,汇编作者享有汇编著作权,因此,使用者应当经过双重同意并支付报酬,C项错误。
D项考查汇编作品若侵权,是否仍享有著作权?这里要注意区别汇编权与汇编作品的著作权。题中出版社尽管未经论文著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侵犯了其汇编权,但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著作权,这种权利不能排除其需要承担对若干作者的侵权责任,D项正确。
【答案】D
16.王某创作歌曲《唱来唱去》,张某经王某许可后演唱该歌曲并由花园公司合法制作成录音制品后发行。下列哪些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2012-03-62,多)
A.甲航空公司购买该正版录音制品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
B.乙公司购买该正版录音制品后进行出租
C.丙学生购买正版的录音制品后用于个人欣赏
D.丁学生购买正版录音制品试听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传播
【知识点】著作权侵权行为、出租权、合理使用、信息网络传播权
【解析】本题考查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出租、网络传播权。依据《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甲航空公司购买该正版录音制品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第22条的合理使用,甲航空公司构成侵权,A应选。
B项考查出租权。依据《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录音录像作品作者享有出租权。乙公司购买该正版录音制品后,未经权利人花园公司许可的出租行为可认定为侵权行为,B项应选。
C项考查合理使用。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C不选。
D项考查网络信息传播权。丁学生购买正版录音制品试听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传播,侵犯了录音制作者、著作权人、表演者的权益,构成侵权,D应选。
【答案】ABD
17.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12-03-63,多)
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B.乙翻译的小说和丙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均属于演绎作品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报酬
【知识点】著作权的取得、演绎作品
【解析】A项考查我国公民在国外创作的作品是否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依据《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A错误。
B项考查演绎作品。依据《著作权法》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B项说法正确,不选。
C、D项考查演绎作品的使用权。对于演绎作品,如果基础作品享有著作权保护,则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才能进行演绎创作。本题中丙不仅需征得乙的同意,还须征得甲的同意,并向甲乙支付报酬。C、D项说法错误,应选。
【答案】ACD
小编推荐:
法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