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等政策的持续落地,基金从业资格与绩效的绑定将更加紧密。行业需警惕“唯资格论”的倾向,避免过度依赖资格认证而忽视实战能力。建议基金公司建立“资格+业绩+合规”的三维评价体系,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政策协同。
2025年,基金行业进一步强化从业资格与绩效考核的关联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基金经理等核心岗位的绩效薪酬需与从业资格挂钩。部分头部机构将从业资格纳入岗位胜任力模型,未通过资格年检者将被调离核心岗位,直接影响薪酬与晋升。
一、行业人才激励政策的三大核心动向
1、地方人才补贴政策升级
多地政府将基金从业资格纳入金融人才扶持体系。例如,南京对CFA、FRM、CFP持证人提供购房补贴(最高170万元)或租赁补贴(每月6000元),西安将CFP持证人列为高层次人才,可申请共有产权住房。杭州市将国际金融理财师(CFP)纳入金融证书专项补贴政策,给予每人最高5万元的考试费用补贴。
2、从业资格豁免政策扩容
为吸引多元化人才,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豁免政策大幅放宽。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持有CFA/FRM等国际证书、具备10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的私募高管,均可豁免基金从业考试专业科目。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通过机构组织的应知应会考核后,亦可直接注册从业资格。此举旨在降低人才准入门槛,加速行业人才流动。
3、薪酬结构优化与长期激励
中基协指引推动基金公司建立“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中长期激励”的三层薪酬体系。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的绩效薪酬递延支付比例提升至40%以上,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
二、政策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1、人才结构优化
从业资格豁免政策吸引大量证券、银行、保险等跨领域人才涌入基金行业,2025年一季度行业人才流动率同比提升20%。
2、薪酬体系市场化
递延支付与跟投机制强化了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某公募基金数据显示,实施递延支付后,基金经理的年度业绩达标率从65%提升至82%。
3、区域竞争加剧
地方人才补贴政策导致基金公司向政策倾斜地区集聚。例如,南京、杭州等地的基金公司数量2025年同比增长15%,而补贴力度较弱的地区则面临人才流失压力。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500 |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