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各有优劣。摊余成本法能给予投资人相对更好的投资体验,适合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市价法则更适合喜欢积极把握买点、卖点且个人操作较为高频的投资者。
在基金投资领域,基金估值是投资者了解基金资产价值、判断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关键依据。不同的估值方法会对基金净值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摊余成本法和市价法作为两种常见的基金估值方法,各有其特点与适用场景。
一、摊余成本法
摊余成本法是指计价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每日计提损益。通俗来讲,就是将到期收益均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以保持收益相对稳定。
1、优点
(1)净值曲线平滑:由于每日计提收益相对稳定,基金净值波动较小,能给投资者带来较为平稳的投资体验,尤其适合追求稳健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2)收益可预测性强:投资者能够较为准确地预估基金在一段时间内的收益情况,便于进行财务规划和投资安排。
2、缺点
(1)隐藏市场风险:当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或债券信用风险发生变化时,摊余成本法无法及时反映这些变化对基金资产价值的影响,可能导致基金净值与市场实际价值偏离。
(2)流动性受限: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基金通常需要持有资产至到期,限制了基金资产的流动性,不利于基金经理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二、市价法
市价法是指根据基金产品所投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通常适用于证券型基金。这种方法直接参考市场上同类资产的交易价格来确定基金价值,例如对于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其市场价格可以直接作为估值依据。
1、优点
(1)及时反映市场变化:能够迅速反映市场价格波动对基金资产价值的影响,使投资者及时了解基金在市场中的真实价值,便于投资者根据市场行情做出投资决策。
(2)提高市场效率:促使基金经理更加关注市场动态,积极调整投资组合,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率和业绩表现。
2、缺点
(1)净值波动大: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基金净值也会随之大幅波动,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难以接受。
(2)估值准确性受市场影响:在市场异常波动或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导致基金估值出现偏差。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500 |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