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金从业跨机构学时转移的核心是“学时随人走,资格关联变”。只要遵循离职备案、资格变更流程,并按时完成学时要求,即可实现无缝衔接,避免因机构变动影响职业资格有效性。
基金从业资格持有人离职后,学时转移的核心逻辑是学时记录与个人从业资格绑定,而非机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从业人员管理平台会永久保存已完成学时,无论是否变更机构,学时均不会清零,但需通过规范流程完成资格变更以确保学时有效性。
一、学时转移的底层逻辑
1、学时记录的永久性
基金从业继续教育学时通过协会官方平台记录,与个人身份证号、从业资格证书编号直接关联。即使离职,已完成的15学时/年(含职业道德5学时)仍会保留在个人账户中,可通过协会官网“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平台—培训学时查询”随时核查。
2、机构变更不影响学时有效性
学时转移的本质是资格关联变更,而非学时数据迁移。例如,持证人从A机构离职后,若未入职新机构,学时仍有效;若入职B机构,只需通过变更流程将资格关联至新机构,原学时自动计入新机构记录。
二、离职后学时管理的关键步骤
1、第一步:完成离职备案
(1)操作主体:原机构管理员或个人(需原机构授权)。
(2)流程:登录协会从业人员管理平台,选择“人员离职管理”,输入离职人员姓名或证件号,提交离职申请。若涉及法定代表人或实控人离职,需先在资产业务管理平台完成重大变更审核,再操作离职备案。
(3)时效:离职后需尽快完成备案,避免影响后续资格变更。
2、第二步:入职新机构后的资格变更
(1)操作主体:新机构管理员。
(2)流程:
新机构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提交“从业人员变更申请”;
上传劳动合同、资格证明等材料;
协会审核通过后,个人资格信息关联至新机构,学时记录自动同步。
3、特殊情况处理:未及时变更资格
若离职后暂未入职新机构,学时仍有效,但需在4年内完成注册或补足学时。
三、学时转移的合规要点与风险规避
1、严禁学时造假
协会通过抽查、投诉举报等方式监管学时真实性。若发现“挂学时”“代学”等行为,将取消虚假学时、警告甚至通报批评,严重者取消从业资格。
2、关注学时补齐期限
未按时完成学时的处罚梯度严格:
第一年未完成:书面警示+强制培训;
次年6月30日前未整改:异常标识公示(影响个人信誉);
连续三年未完成:直接取消资格。
3、跨机构学时合并规则
若持证人在一年内跨多机构任职,学时按年度合并计算。
四、实践建议
1、离职前确认学时完成状态:通过协会官网查询学时记录,避免遗漏。
2、入职新机构后主动跟进变更流程:要求新机构管理员尽快提交变更申请,确保学时同步。
3、保留学时证明材料:如课程截图、完税证明等,以备抽查。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