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已发布,需要了解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时间、复试方式、复试材料、复试内容以及其他复试相关信息的考生,请查看阅读通知详情。
为统筹做好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3〕2号《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1号《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安徽省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皖招委〔2024〕15号等文件和会议精神,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工作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组,统一领导、协调各培养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开展工作,研究决定复试录取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度。
各培养单位应成立相应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参照学校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制定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包括:复试工作的具体内容、具体安排、工作程序、开放关闭调剂系统的时间、调剂遴选细则、调剂复试办法、复试成绩计算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坚持政策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提升生源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科学、合理。
二各培养单位应综合考虑导师数量及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与课题经费、生源数量与就业情况等因素,将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数分配到各专业或研究方向,并严格执行。
三各培养单位须严格按照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类型及人数,公布本单位分专业或研究方向招生计划数,不同类型的计划不得互调。
四对于一志愿生源充足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实际招生计划不得少于对外公布的拟招生计划。
三、资格审核
复试前,各培养单位须严格审查考生相关材料,确保考生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要求。
一资格审查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初试准考证考生从研招网下载。
3.应届生应提供学生证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应提供学历证书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提供成绩证明。
4.政治审查表。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6.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学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材料
1.大学学习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或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2.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及专家推荐信等。
3.四、六级英语考试证书及其他各类获奖证书等。
4.各培养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
各培养单位自主确定是否收取以上材料用于综合素质考核,并在本单位复试与录取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
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复试时需提供相关工作证明。
四、复试
一复试说明
1.各培养单位按照《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本单位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本单位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原则上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一志愿生源充足的专业或研究方向按不低于招生目录公布的拟招生计划数150%的差额比例划定复试分数线,确定一志愿复试名单。
3.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划定公布相同的分数线,执行相同的复试录取办法。
4.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复试由所在培养单位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组织,并提前公布复试流程。
5.不进行破格复试。
二复试组织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
1.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
2024年3月29日—4月1日。
2.复试形式及费用收取
各培养单位原则上统一采用现场复试形式,自行组织安排。
按照学校财务规定,复试收费标准为100元/生,由各培养单位组织收取。
3.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综合面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部分,具体考核内容须在各培养单位复试与录取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
1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考核形式和内容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2专业笔试: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创新能力。
报考工商管理[代码:125100]、公共管理[代码:125200]、会计[代码:125300]、旅游管理[代码:125400]、图书情报[代码:125500]等专业的考生须加试思想政治理论,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3综合面试:可以通过开放性试题进行综合考察,也可以参考考生大学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形成量化评分办法,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同一专业原则上选用相同的考核方式,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4复试成绩原则上由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专业笔试40%,含思想政治理论加试和综合面试50%3个部分组成,满分为100分,具体成绩比例须在各培养单位复试与录取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
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当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各培养单位在复试过程中应结合考生提供的《政治审查表》,组织思想政治领域工作者或导师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同时要结合《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
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须给出考核结果并报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进一步考核。
三复试要求
各培养单位要加强复试组织管理,确保复试工作规范、高效、有序,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复试环境。
1.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2.严格执行复试命题制卷保密要求。
3.严格执行综合面试专业性要求
4.严格执行复试过程规范性要求。
5.复试过程须全程录像。
五、调剂
调剂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补充一志愿生源不足、完成招生计划的重要渠道。
一调剂要求
1.调剂复试比例:调剂生源充足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原则上不低于200%。
2.调剂规则:
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各培养单位根据学校调剂规则,制定不低于学校统一标准的调剂细则。
二调剂复试时间
2024年4月8日—14日。
调剂志愿锁定时间:24小时。
三调剂复试形式及费用
各培养单位原则上采用现场复试形式。
调剂复试收费按一志愿考生复试费用标准收取。
四调剂流程
1.发布缺额信息。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或研究方向,由各培养单位根据该专业或研究方向招生计划情况在调剂系统上发布缺额信息及调剂要求。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
2.制定调剂遴选细则,确定调剂复试名单。
3.发送复试通知。
4.组织复试。考生在调剂系统中确认复试通知后,各培养单位按本单位复试与录取实施细则要求组织复试。复试要求须与一志愿考生复试要求保持一致。
相关推荐: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课程链接 |
2026写作备考攻略![]() | 免费 | 点击试听 |
2010-2025数学16套真题讲解 | 免费 | 点击试听 |
考研【公共课】自学视频教程![]() | 98元 | 点击试听 |
408计算机】考研自学视频教程(真题+习题+考点)![]() | 98元 | 点击查看 |
管理类联考数学基本功视频教程![]() | 398元 | 点击查看 |
扫码直达>>>考研课程咨询 |
考研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