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科学技术史学科评估情况,涵盖评估的原则、方法及具体排名等内容。重点列举了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表现优异的高校,并分析了评估结果对学科发展的指导意义。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项权威性工作,其目的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各高校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态势。评估结果不仅对高校的招生和排名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为各大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本文所展示的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评估结果。由于第五轮评估尚未向公众开放(一旦发布,文章将及时更新),因此当前内容是基于最新的、较为权威的学科排名数据整理而成。在科学技术史领域表现突出的院校包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
科学技术史作为一级学科,在本次评估中,全国拥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有9所,其中7所参与了评估;同时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积极参评,总计21所高校参加评估(注:对于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依据学校代码排列)。具体排名如下:
10008北京科技大学 | A+ |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 | B+ |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 B+ |
10001北京大学 | B|
10697西北大学 | B|
10108山西大学 | B- |
103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10003清华大学 | C+ |
10608广西民族大学 | C+ |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10255东华大学 | C|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 C- |
10676云南农业大学 | C- |
此次评估遵循“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原则,并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进行综合考量。评估体系相较于前三轮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改进,评估数据通过“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以“分档”形式呈现,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个档次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这一结果旨在帮助参评单位深入了解学科优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考研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