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刘建婷 2018-02-26

摘要: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

>>>点击进入希赛教师资格证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目()。

A.《论语》 B.《中庸》 C.《大学》D.《孟子》

2. 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D.垄断性

3.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 B.教育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著名学者的学说

4.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公开性D.开放性

5.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

6.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

A.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B.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7.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8.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班委会工作D.评定学生操行

9.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0.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D.恒常性

11.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A.消退抑制和于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2.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

A.回忆法 B.再认法 C.重构法 D.节省法

13.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

A.多感官参与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

14.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D.学会调适

15.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较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

2.中小学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团队活动和集体活动。

3.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出新的适用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5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苏苏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别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2.搞创造性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简述政治对教学的制约作用。

5简述德语过程的规律。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我感到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因为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学生。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学生很特别:性格孤僻,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忧郁和自卑的阴影中无法自拔。 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不知不觉中她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自。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活泼好动、能说会道、反应灵活、爱好交际,上课时爱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乙同学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不好交际,上课时不爱发言,学习不主动。

问题:

乙同学分别是什么气质类型?面对二者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如何使他们扬长避短?{#page#}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这句话出自《中庸》。它的意思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2. 【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代学校教育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

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8。

3. 【答案】C【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久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确定我

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讲师详解】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观念形态来实现的,这种作用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因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当注意:(1)明确目的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说教。(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4)以诚待人。教师态度应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本题干中所举案例,更适合采用说服教育,但切忌像题中班主任那样当头训斥,以找家长和其他威胁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情绪抵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本题所

指的不平衡是后者。

8.【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具体负责对一个班级进行管理的教师。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学好功课;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9.【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讲师详解】“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

10.【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觉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讲师详解】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1整体性是指个体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2)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个体感官的刺激在不断地变化,但个体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3)理解性是个体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4)选择性是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因此,学生阅读时画重点线也是一种知觉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知觉对象,熟记知识。

11.【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规律”,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遗忘现象的产生就它的机制来说,是记忆痕迹的消退或抑制。一般认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当q-的遗忘,主要是由于记忆痕迹的逐步消退;长时记忆当中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先后材料的干扰,是由于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规律而产生抑制的结果。这种干扰抑制作用又分为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题干中中间遗忘多是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撮抑制的影响。

12.【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测量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系统地对遗忘进行了研究。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也就是再学习法。根据这种方法,艾宾浩斯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称之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13.【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保持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以减缓遗忘的进程。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就是在学生尚未大量遗忘前进行及时复习,促进知识的保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辅导的目标”,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讲师详解】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

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1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布卢姆认知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讲师详解】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其中,评价是较高层次。

二、辨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作的指导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途径”,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错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3.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获得的环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正确。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学科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和惩罚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

三、简答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有:(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3.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相互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

(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

(4)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5)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标准和有关教育内容。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进行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这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对不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该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该学生性格孤僻,并深入了解了其性格孤僻的原因,对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该学生初中时期被老师严厉批评,以致丧失自信的成长经历,该老师采取了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法。该老师有意将班上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多次暗地里给该学生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一学期以后,该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自信,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格的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1)甲同学是多血质类型的人。因为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善于交际、亲切、有生气,但也往往表现出轻率、不真挚等。乙同学是黏液质类型的人。因为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情绪发生慢而弱、言语动作和思维比较迟缓、注意稳定、显得庄重、坚忍,但也往往表现出固执、淡漠。(2)教师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气质类型,发扬气质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①依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可以让甲同学发挥优势担任班干部,教导其上课注意听讲、不要搞小动作,为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要积极关注乙同学的情绪变化,多与其交流,同时鼓励他参加班集体活动。②依据气质类型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对于甲同学,教师可以鼓励他进行小组学习,在跟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对于乙同学,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让其回答问题,在答对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答错时也要给予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③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教师在与甲、乙交流时,让其慢慢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向他人学习。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