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MP®重考与初次考试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PMP®重考与初次考试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PMP®重考与初次考试在考试内容、流程、心理状态及备考策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具体对比分析:
一、考试内容与难度:核心一致,但需关注知识更新
相同点
考纲与题型:重考与初考的考试大纲、题型(180道选择题,含5道预备题)、评分标准完全一致,均基于《PMBOK®指南》及敏捷实践(如《敏捷实践指南》)。
难度等级:PMI未因重考提高题目难度,通过率差异主要源于考生准备程度。
不同点
知识更新风险:若原证书过期期间考纲更新(如2021年敏捷内容占比从5%提升至50%),重考考生需额外学习新增内容(如混合项目管理方法、敏捷框架应用)。
行业实践变化:项目管理领域的新工具(如AI在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或法规调整(如数据隐私合规要求)可能未被初考覆盖,需通过自学或培训补充。
二、考试流程与费用:简化环节但增加成本
报名流程简化
初考流程:需完成英文报名(提交学历、项目经验等材料,审核周期约5个工作日)→中文报名(选择考期、缴费)→预约考场。
重考流程:若英文报名未过期(通常一年有效),可直接提交重考申请表并完成中文报名,省略英文材料审核环节。
费用差异
初考费用:3900元人民币(非会员)。
重考费用:
英文报名有效期内:2500元人民币。
英文报名过期:需重新提交英文材料,费用恢复至3900元人民币。
隐性成本:重考可能涉及培训课程续费(如希赛等机构的重考专项班费用约2000-5000元)。
三、心理状态与压力:动机与焦虑的双重影响
初考心理
动机:以“获取认证”为目标,备考动力较强,但可能因对考试形式陌生产生紧张感。
压力来源:主要来自知识掌握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是否覆盖所有考点”)。
重考心理
动机变化:
积极面:更明确目标(如“弥补上次薄弱环节”),备考针对性更强。
消极面:可能因“已投入时间/金钱却未通过”产生挫败感,或担心他人评价(如“专业能力不足”)。
压力升级:
时间压力:若需在一年内完成两次重考,备考周期缩短,容错率降低。
机会成本焦虑:重考期间可能因备考错过晋升或项目机会,进一步增加心理负担。
四、备考策略:针对性强化与效率提升
初考备考特点
全面覆盖:需系统学习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时间投入:通常需2-3个月集中复习(每日2-3小时)。
重考备考优化
精准定位薄弱点:
错题分析:通过模拟考试或真题反馈,识别高频错题领域(如“变更控制流程”“风险应对策略”)。
知识图谱: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梳理知识体系,标记未掌握节点。
高效利用资源:
免费重修课程:部分培训机构提供免费重修服务,可利用其更新后的教材和题库(如新增敏捷案例)。
官方资料:重点复习《PMBOK®指南》附录中的“关键术语表”和《敏捷实践指南》中的“Scrum框架”等核心内容。
模拟考试训练:
频率提升:每周进行2-3次全真模拟(180道题/3小时50分钟),训练时间分配和答题节奏。
错题复盘:模拟考试后,针对错题进行“知识点溯源”(如定位到《PMBOK®指南》第X章第X节),强化记忆。
五、考试通过率:重考略低但可控
数据对比
初考通过率:约60%(全球平均数据)。
重考通过率:约50%,部分原因归结于应试状态下滑或知识遗忘。
提升重考通过率的关键
系统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制定每日复习计划(如每天掌握1个知识领域)。
心理调适:通过运动(如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或冥想(每日10分钟)缓解焦虑。
社群支持:加入重考学习小组,分享备考心得(如“如何快速记忆挣值管理公式”),减少孤独感。
希赛PMP®课程汇总 | |||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有效期 | 课程链接 |
PMP®试听精选![]() |
免费 | 60天 | 点击试听 |
PMP®小白入门课程![]() |
免费 | 长期 | 点击听课 |
PMP®续证PDU![]() |
0.2元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点击购买 |
11月PMP®畅学A班![]() |
2688元 | 至 2025-12-31 | 点击购买 |
11月PMP®直播课程逐光班 | 2988元 | 至 2025-12-31 | 点击购买 |
PMP®+NPDP双证特惠班 | 5588元 | 900天有效 | 点击购买 |
扫码查询>>> 你是否符合PMP®报考条件 |
微信扫码直达>>> 每日一练,在线免费刷题 |
||
更多PMP®课程请点击查看 |
PMP®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PMP®报考条件-自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