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期货行业,从业证书与执业证书是两个关键资质,但二者在性质、获取条件及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
期货从业证书与执业证书是期货行业两类核心资质,前者是行业准入门槛,后者是业务执业凭证。从业证书通过考试即可获取,而执业证书需依托机构注册。二者在获取条件、适用场景及管理要求上差异显著。下文将从定义、获取条件、用途及转换条件四方面展开解析。
一、定义与性质
1、期货从业证书
由期货业协会颁发,是进入期货行业的“准入证明”。通过《期货基础知识》和《期货法律法规》两科考试即可申请,表明持证人具备基础知识和合规意识,但不可直接开展业务。
2、期货执业证书
由期货公司或机构授权,是开展具体业务的“执业资质”。持证人需以机构名义从事期货交易、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需对业务行为负责。
二、获取条件对比
1、从业证书
通过两科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当年及以后两个年度)。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申请时需通过所在机构提交材料,由协会审核公示。
2、执业证书
已取得从业证书。
完成协会要求的后续职业培训(如每年15学时)。
被期货公司或机构聘用,由机构向协会申请注册。
三、用途与适用场景
1、从业证书
作为求职敲门砖,期货公司、投资机构在招聘时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该证书。
部分金融机构的后台岗位(如风控、合规)也需持证,但无需执业资格。
持证人可开通期货账户,但不可直接收取佣金或开展业务。
2、执业证书
持证人可从事期货交易、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具体业务。
需以机构名义执业,违规可能面临协会处罚或吊销资格。
薪资水平显著提升,可从事高附加值业务(如投资咨询)。
四、转换条件与注意事项
1、从业→执业转换
持证人需被期货公司或机构聘用,由机构向协会申请注册。
需完成协会要求的后续职业培训,并提交相关材料。
协会审核通过后,颁发执业证书,持证人方可开展业务。
2、执业证书变更或注销
持证人离职后,需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新机构申请变更注册,否则原机构可申请注销资格。
若一年以上未被任何期货机构聘用,从业资格视为自动失效。
违规行为(如参与“飞单”、操纵市场)可能导致执业资格被吊销并列入行业黑名单。
期货从业证书是进入行业的起点,而执业证书是开展业务的必要条件。持证人需明确二者差异,在取得从业证书后及时通过机构申请执业资格,并持续关注合规要求与职业发展路径。同时,需注意证书有效期、后续培训及执业规范,避免因违规导致资格被注销。
期货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