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考论文如何备考是很多考生关注的,希赛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希赛学员带来的2021软考备考经验分享:无基础,无经验,软考论文难下笔怎么办?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希赛学员带来的2021软考备考经验分享:无基础,无经验,软考论文难下笔怎么办?相信对大家备考软考高级论文会有帮助。
2021年软考,以有人欢喜有人忧的考试结果落下了帷幕。
查成绩的激动心情仿佛就在“昨天”,先总结:零基础,非本行业人员,90 多天备考,一次性过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成绩综合51 案例45 论文48,感谢希赛!和备考路上一起互相勉励的同学们。
此文献给我最喜欢的马老师以及他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网络班和冲刺班。
介绍一下自己,少不更事,没读多少书,后来考了非全日制大专。2020 年11 月考了软考初级,那时候还可以积分入户,考过初级就能够100 分直接入户深圳了。疫情来了,窗口停了。我失去了这次机会。然后就是一直在等新政策的颁布。当时不懂还有核准入户这一说,所以又失去了考中级入户这个机会。
万般无奈,最后只有考高级这一条路可以走。大概了解一下马上找朋友推荐了希赛的赵老师,了解了大概的学习安排后,立马报名。2021年7月30日正式成为了希赛的一名学员。之前我也曾因为论文犹豫过,但是决定考了,就全力以赴。
当时赵老师告诉我,新班将于2021.8.10 号开班。线上视频课程跟学,老师在线答疑。接下来的时间,赵老师告诉我可以先跟1 班的课,也可以先预习等2 班开班,我决定先预习。(这段时间赵老师把内部一些学习资料寄给我了)。
我就先把王勇老师的精讲视频离线下载在手机上,上下班地铁上看,下班看,在开班之前,把精讲视频已经完全看了一遍,虽然听不懂,但是至少不会那么陌生了。
开班啦,每个班都有一个群,方便老师同学们交流,发资料。我把上课时间安排表贴在了家里的墙上,提醒自己,尽量不要缺一节课。
2班是袁老师主讲,上了几节课下来以后确实有点难,所以我决定当天上完袁老师讲的内容后,再去看一下1班马老师的回放,两个都看完后,再做章节练习和知识点练习,洗澡的时候在无书的状态下,叙述下自己今天能记住的知识点,这样很有效果,每天的知识基本都可以吸收掉,就是辛苦,每次做完都快凌晨1 点了。
遇到的第一个大难关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对于看到数字就头疼的我,真的是欲哭无泪,反复看对应的视频讲解,跟老师交流,此处感谢袁老师的耐心讲解。图里这个表就是袁老师做的,非常清晰的可以搞懂整个内容的难点。
日子慢慢的来到了第一节论文课,是马老师主讲,一开始我对这个说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的老师并无感,因为我听1 班课的时候,总是需要2 倍速才能听的舒服,但是听过他的几节课后我发现两个老师各有所长,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就突然萌生了一起同步学习两个班的课,把两个老师的课程精华都学去!也就有了前面提到的,先听2 班视频,再听1班回放的事情了。
回到我们说的论文,这可难死我了,一开始就听说高项最难,论文贵在真实,我这毫无经验,如何真实?
马老师说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我当时想的是:我都没项目,我如何找自己熟悉的,所以一节论文课下来,我嗷嗷的哭了一个小时,自暴自弃了,心里想着算了,不学了,气死了,我不会。
然后大半夜跑出去吃了一顿烧烤,回来后想了想又把视频回放看了一遍。告诉自己,慢慢来吧。
后来跟马老师的沟通中,我才发现我误解了他说的,他所说的找自己熟悉的项目:不是说非要自己做过的,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系统,比如公司内部的ERP,以及一些其他的客户管理系统,因为我是完全没有这行经验,所以我选择了工作里常用的一个物流管理系统。清楚里面的功能,和经常会出现的故障。有了这个素材,就可以开始准备论文啦。
第一篇论文花了我3 天才憋出来,仿照着范文去模仿着写。一个头两个大,各种拼凑终于交了上去。我第一篇写的范围,提交后只给了43 分,老师给了一些评语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次改进后,给了45 分。第一篇就这样写出来了。
大家都在让老师预测今年考试的论文,马老师一直强调,不猜题,最好每个知识域都写一篇论文,多练习,积累素材,这样不管出什么题目,都可以得心应手。这话对我而言我觉得非常实用。
有了第一篇,后面写就没那么难受了,国庆的时候一口气写了进度风险和质量。进度和风险一次提交就得了45 分,让我确实找回了一点自信,但是质量被打回来了,三次。
我主动私聊了马老师,甚至有点生气,但是他耐心的引导了我,(其实我心里想的是,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咋写,现在想想好愧疚,)在马老师的引导下,我慢慢找到了技巧,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总结出来了一套论文的写作思路。
每一节论文课,马老师都会讲论文的框架,其实就是搭好框架,根据过程组去写,加素材,加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有问题,有方案,就是真实的案例。本来打算只写老师要求的:进度质量风险论文,后来我把几个知识域的全部练习了一遍。
在后台提交后,老师都审批给了合格分数。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问题还大着呢。因为这些论文我都是打开一篇范文,仿照着写的,要是自己脱稿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高低也是个副教授级别的考试,糊弄肯定是考不过的。
那么我就来说下我是怎么做的。除了日常的上视频课,练习章节练习和知识点练习的习题,我还做完了2013-2021 上半年所有的计算题真题,三遍。2016-2021 年的案例真题四遍,2016-2021 年的选择题三遍。做完了就做错题本里的题,做完了所有的模拟试卷。
王勇老师的精讲视频,看了三遍。反复记忆,做多了一些知识点就会记住了。
我个人是个比较自律的人,所以国庆7 天我放弃了自己早就做好的旅行,决定呆在家里学习。国庆希赛出了一个学习安排表,我按照上面雷打不动的全部完成了,我坚信一件事:听话照做。是不会出错的。
图片
懒惰是人的天性,你能做到多少付出,自然也会得到回报,哪怕这个回报并不对等,但是至少全力以赴过。我们报班,找老师,他们都是领路人,真正把握机会的是自己。之所以选择报班而不是自学,我也是有考虑的,我不愿意走弯路,我想一步到位,有人带着走,肯定比无计划往前走要好。这里是我个人的备考计划安排,供参考。
即使是这样,在第一次模考的时候,我综合知识只考了43 分,又一次心态崩了,(我发现我心态好容易崩),难过,自暴自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继续学咯,终于一个月后第二次模考,综合50 分。在上完所有的基础知识课,以及做完了所有该做的题很多遍以后。已经到了考前的最后2 周,这时候到了冲刺的时候了。
目前担心的就是论文中的两个问题:
1、是手写速度是否能够跟上,我试着抄了一篇,用时一小时40 分钟,考试时间只有120 分钟,考场上要构思加写作,这可怎么办?
2、论文都是仿照着范文写的,无法脱稿。记不住ITTO。所以我决定倒数第二周先练习写字速度,为什么这时候不背ITTO, 因为背了就会忘,所以还是放在最后一周背,倒数第二周,又开始把做过很多遍的真题开始写,每天练习一套,晚上就手抄一篇自己写好的论文。也就是这时候,看到最开始写的论文,觉得写得好差劲,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脱稿重新写论文的决心。
在群里,每天班主任都会发倒计时图片,那上面有知识点,我就每天在上下班地铁上背诵这些知识点。这时候,我的想法还是很简单的,写了那么多论文,全背下来到时候还怕嘛!
可马老师“无情的”打破了我的幻想,在最后一次的论文课里他说:背下来,等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全忘了,考试的题目肯定不会跟自己练习的论文题目一样,子题目都是要根据要求自由发挥的。
这时候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一晚上没睡着,清晨的时候,我便做了决定,最后一周就这么安排吧。白天就午休的时候在公司练习错题本的习题,每天晚上脱稿写一篇论文,睡前半小时背诵ITTO. (学得好的可以不背,我是不背怕自己记不住)其实被ITTO 的时候,背多了就会发现很大的规律,平时上课马老师也会突然串讲这些ITTO,提问让我们回答。
差点忘了说!我最喜欢的是冲刺班的全知识串讲,复盘,查漏补缺,我就很佩服马老师怎么那么厉害,可以记住那么多,还能记得知识点在教材第几页!
最后一周就很魔幻对我来说,先说感想:就是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为什么呢,就说这个每天脱稿写论文的事情,几乎大家都是赌一定考质量,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我打算脱稿写论文的时候,把质量放在考前一晚上写,到了周四晚上,我在写论文,本打算写进度,但是写着写着写成了:”接下来我将就质量管理进行论述。” 又不想涂改掉了,就直接在周四晚上写了质量的论文。
其实这个脱稿吧,我一开始以为很难,但是好像在我做了那么多题,背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以后,脱稿的时候文思泉涌,写得很顺利,这时候一个小时30 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一篇论文了。
到了考前最后一天,周五午休的时候,我在想,大家都堵质量,进度要不就不写了,最后一天给自己放松一下,但是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这关,在公司电脑上,自己脱稿了一篇进度,当天还又跟一些同学探讨了进度会发生的多种延误问题,怎么解决的。
晚上到家的时候,准备考试用具之后,计划是还差一篇手写进度论文,不想写了。闲下来却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想了想还是提笔手写了中午脱稿的那篇进度,这个举动让我对这篇论文加深了印象。
考试当天,下午考试之前,我还在拼命看质量的论文和知识点,可考卷发下来那一刻,看到论文题目有进度,我开心的不像话,不到10 个小时之前写的论文还历历在目,就是多了个横道图,我拿到卷子就下笔写,并灵活地把横道图的内容写进了论文里,一个70分钟,我完成了2800 字的论文。所以如果我当初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背论文可以,觉得猜题可以,那么我绝对过不了软考的坎。
我称自己为三无人员(无经验,无基础,无相关从业朋友)。考高项没有任何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我盲目自信过,心态崩过,重新建立信心过,存在侥幸心理过,因为想起来论文就心慌过,连续几天焦虑失眠整夜睡不着过,但是最终还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坚持下来了。
不曾后悔过报了班,花了钱,我个人是觉得很值得,因为时间是比钱要重要的东西,也真心的感谢马老师和袁老师在过程中的指导,班主任和助教的答疑解惑,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里,我估完分觉得自己在及格线徘徊,也曾担心自己过不了,当看到成绩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有了意义。
最后我想总结的就是:找对路,把所有该做做到位,其他的交给天意,相信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