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模块考试

软考 责任编辑:Q不弃66 2007-03-29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此文为“软考20周年征文活动”参赛文章,请参与投票:http://www.educity.cn/rk/rk20/zw/回想起自己接触计算机,可追溯到高中阶段。那时学校开了Basic语言课程,理论学的多,操作几乎没有接触,一学期到计算机房也就两三次,五十多个人围着两台电脑,哪有操作的机会,再说了也不会,大家只是好奇的用手摸摸那个有一些字母和数学符号的

此文为“软考20周年征文活动”参赛文章,请参与投票:http://www.educity.cn/rk/rk20/zw/

回想起自己接触计算机,可追溯到高中阶段。那时学校开了Basic语言课程,理论学的多,操作几乎没有接触,一学期到计算机房也就两三次,五十多个人围着两台电脑,哪有操作的机会,再说了也不会,大家只是好奇的用手摸摸那个有一些字母和数学符号的键盘,就心满意足了。老师让我们编写DOS系统程序文件,照着书抄也不会,课堂上回答问题一个比一个内敛含蓄,气得老师戏谑我们是一群石人石马,最后也不知道怎么通了考试。

之后在大学也接触过,还跟其他同学进过计算机培训班,还是理论知识多,操作机会少,几乎没学到多少东西,后来再不用就一个不落的还给了老师,现代版典型的完璧归赵。

二00五年我要晋升高级职称了,硬件条件里有一条就是要通过四个模块的考试,这可急坏了我。虽说继续教育通过了计算机的初级考试,但这次的难度要大得多,何况还是四门课程呢?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上,看来背水一战势在必行,迫不得已呀!

接着就从各方面积极准备。首先,托朋友找熟人组装了一台计算机,这是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计算机拿什么练习啊?毕竟用人家的不方便,更何况自己虽有接触,但当时基础几乎是零,也只好咬紧牙关花了四千块钱,买了在当时中等配置的计算机。下来就借书、买书以及考试模拟盘,复印练习题答案。

电脑刚买回来,兴趣极浓,一有空就粘在电脑桌前,由于不会使用,就从开机重新学起,可能因为没有适应吧,用了仅仅一个星期,眼睛发涩、发酸,有疼痛感,要么就是直流眼泪,实在无法上机。我有些懊悔,也很担心:买了这个累赘的东西,眼睛疼,不能使用,一笔巨款破费不算,可模块考试怎么办呢?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适逢冬季,天气寒冷,也就搁置起来,让它冬眠吧。

可考试的时间不等人,第二年春季就试着打开电脑运用,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身价值。我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学起,怎么使用Word打文件,汉字怎么打上去,如何分行,怎样翻页,等等。一边按书上要求反复练习,遇到问题立即向周围同事请教,一边工作,常常是刚吃完饭,一刻也不休息,就关了宿舍的门,坐在电脑前练习,白天工作,晚上练习,周内工作,双休日练习,距离考试前一个月强化训练,力争解决每一个问题。我没敢贪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先报考两门Word97和Windows98。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考场,看着满屋子四五十台密密麻麻放置的电脑,心里就发怵,但考试中我极力保持冷静的头脑,沉着应战,五十分钟下来之后感觉很轻松,自我分析核对计算以后,合格没问题,于是休息时间信心十足的报了另外两门的名。

九月二十四日拿到了合格证书,内心窃喜,又信心百倍地迎接下两个模块的考试。十月十六日又拿到了PowerPoint97和WPS Office的合格证书。之后我也顺利地通过了高级职称的评审。

现在回想起当初为了评职称而买电脑,而学习计算机,而通过模块考试,一切都是不愿为却不得不为之,翻过了这座大山,前面就是一望无垠的秀美风光。模块考试的书籍早已借给别人,合格证书也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但电脑依然在办公桌上忙碌地工作,如今它是我教学写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得力助手,每天记下生活、工作中令人欢喜、令人悲愁的经历,也着实充实了我的业余时间。看来古人总结的“苦尽甘来”不骗人呀!

此文为“软考20周年征文活动”参赛文章,请参与投票:http://www.educity.cn/rk/rk20/zw/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