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赛网软考频道为2025上半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生整理了2025上半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备考经典100题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的重要知识点。
2025上半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备考经典100题由希赛网软考频道整理,因篇幅有限,本文只展示了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考生在本文文首本文资料处或文末的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2025上半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备考经典100题部分如下:
1、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是( )。
A、10MB/s
B、20MB/s
C、40MB/s
D、80MB/s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总线周期通常指的是CPU完成一次访问MEM或I/O端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总线周期由几个时钟周期组成。
总线的带宽指的是这条总线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总量,它等于总线位宽与工作频率的乘积。
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是:4B/(2*(1/10MHZ))= 20MB/s。
2、下图描述的是DMA访问原理框图,DMA传输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申请阶段、响应阶段、数据传送阶段和传送结束阶段,图中的(1)、(2)、(3)、(4)应该依次为( )。
A、总线请求、总线响应、DMA响应、DMA请求
B、总线请求、总线响应、DMA请求、DMA响应
C、总线响应、总线请求、DMA请求、DMA响应
D、总线响应、总线请求、DMA响应、DMA请求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DMA传输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申请阶段、响应阶段、数据传送阶段和传送结束阶段,传输过程如下:
(1)I/O设备向DMAC发出DMA请求,请求DMA传送;
(2)DMAC向CPU发出总线请求信号,请求获取总线的控制权;
(3)CPU响应请求,向DMAC发出总线响应信号;并释放总线的控制权,由DMAC获取总线的控制权。
(4)DMAC向I/O设备发出DMA响应信号。
(5)开始传送数据。
3、某32位计算机Cache容量16KB,Cache块大小为16Byte,假设主存与Cache地址映像采用直接映像方式,则主存地址为1234E8F8(十六进制)的单元,装入Cache的地址是( )。
A、00010001001101
B、01000100011010
C、10100011111000
D、11010011101000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为了提高访问主存的速度,在CPU与主存之间增加一级Cache,Cache的速度比主存快,当CPU访问主存取指令时,把包含该条指令的一个数据块一起调入Cache,根据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访问下条指令时,则该条指令很有可能已调入Cache,CPU从Cache中取指令,速度就快多了。
本题中,主存地址共32位,主存一个数据块调入Cache时使用直接映像方式,把主存按Cache容量分为若干区,主存某一数据块只能放在与Cache块号相同的数据块中,这样地址转换比较方便。由于Cache与主存的数据块大小是16B,块内地址需4位,Cache 容量16KB,故Cache可分为1024块,块地址需10位,除去这14位低位地址,主存地址高位共18位,即主存分区号,作为字块标志也需要写入Cache数据块中,因此装入 Cache的地址编号为低14位数据即10100011111000B。
4、关于BootLoader,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小段程序
B、BootLoader是通用的
C、有些BootLoader支持多CPU
D、BootLoader的功能之一是初始化硬件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在加电后执行的第一段代码,在它完成CPU和相关硬件的初始化之后,再将操作系统映像或固化的嵌入式应用程序装载到内存中,然后跳转到操作系统所在的空间,启动操作系统运行。
对于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是基于特定硬件平台来实现的。因此,几乎不可能为所有的嵌入式系统建立一个通用的Bootloader,不同的处理器架构都有不同的Bootloader。
5、操作系统执行系统调用的过程包括如下主要操作:
①返回用户态
②执行陷入(trap)指令
③传递系统调用参数
④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
正确的执行顺序是( )。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系统调用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应用程序调用的一些公共子程序,一般为函数或方法。当一个应用程序执行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时,程序员在代码中首先传递系统调用参数,然后由陷入(trap)指令负责将用户态转换为核心态,并将返回地址压到栈中备用,然后CPU执行相应的内核服务程序,最后返回用户态。
6、微内核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下关于微内核操作系统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内核操作系统,就是一种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操作系统
B、微内核操作系统由一群尽可能将数量最小化的软件程序组成
C、微内核并非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而只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D、由于微内核不能有效的支持多处理机运行,所以不适用分布式系统环境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微内核操作系统,就是一种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由于它能有效地支持多处理机运行,故非常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环境。在微内核操作系统中,内核是指精心设计的、能实现现代OS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的部分。微内核并非是一个完整的OS,而只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它通常用于:实现与硬件紧密相关的处理;实现一些较基本的功能;负责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它们只是为构建通用OS提供一个重要基础,这样就可以确保把操作系统内核做得很小。
7、设有4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
A、1小时
B、2.5小时
C、5小时
D、8小时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作业1的周转时间是2小时;作业2的周转时间是4小时,作业3的周转时间是6小时,作业4的周转时间是8小时。所以平均周转时间是(2+4+6+8)/4 =5(小时)。
8、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
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栈保护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内存保护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机制,对内存的存取权限进行管理。内存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某个行程去存取不是操作系统配置给它的寻址空间。这个机制可以防止某个进程因为某些错误而影响到其他行程或是操作系统本身的运行。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通过向进程划分专属的存储空间,实现边界保护。
9、如果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就可以( )。
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时间
B、实现文件共享
C、解决文件同名冲突问题
D、节省主存空间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解决命名冲突。文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文件系统的接口,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对象及属性。从系统角度来看,文件系统是对文件存储设备的空间进行组织和分配,负责文件存储并对存入的文件进行保护和检索的系统。具体地说,它负责为用户建立文件,存入、读出、修改、转储文件,控制文件的存取,当用户不再使用时撤销文件等。
10、在TCP/IP网络中,建立连接进行可靠通信是在( )完成的,此功能在OSI/RM中是在( )层来实现的。
(1)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应用层
D、传输层
(2)
A、应用层
B、会话层
C、表示层
D、网络层
试题答案:(1)D(2)B
试题解析:
在TCP/IP网络中,建立连接进行可靠通信描述的是TCP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在OSI/RM七层模型中,传输层以上还有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传输层以下是网络层。
应用层主要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表示层主要处理数据的格式与表达、加密、压缩。
会话层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也就是说会话层可以建立连接,第二空选择会话层。
网络层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提供建立、维护和终止网络连接的手段,这里针对的是网络连接,与可靠性连接无关,与本题不符。
软考科目怎么选?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找答案 ![]() | 软考论文怎么写? 微信扫码进入论文批改小程序 ![]() |
热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 | 25上半年软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推荐: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网络课堂 | 软考高项论文专题班
备考:软考备考学习资料 | 软考模拟考试 | 软考AI大模型
课程: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报考指南 | PMP课程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