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考高级考什么内容?计算机软考高级考试内容

软考 责任编辑:陈湘君 2025-09-25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计算机软考高级考什么内容?计算机软考高级考试内容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希赛小编在本文为大家带来计算机软考高级考试内容的简介。计算机软考高级考试内容详见正文。

计算机软考高级考试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高级级别,含金量比较高,它的考试内容、形式和备考建议分别如下:

一、计算机软考高级有哪些专业方向?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是报名热度较高的科目之一,适合希望往项目管理、IT运维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岗位发展的人群。

2.系统架构设计师:重点考察软件架构设计、系统建模、质量属性权衡等。

3.系统分析师:适合系统架构师、需求分析师、解决方案工程师等。

4.网络规划设计师:偏网络工程。考查大型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部署、安全、优化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5.系统规划与管理师:适合IT运维经理、IT服务经理、系统管理员等。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发展规划来选择报考方向。其中,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和系统架构设计师是报考人数较多、资源相对丰富的方向。

二、考试科目与形式

软考高级考试需要一次性通过以下三个科目,三科满分均为75分,合格线通常为45分:

科目名称考试形式题量与分值时间
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75道选择题120-150分钟
案例分析主观分析题通常为5道大题,选做3道90-120分钟
论文论文写作从4道题目中选做1道120分钟

1.综合知识

这科考察的是广泛的理论知识。以系统架构设计师为例,其综合知识可能涉及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未来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数学与经济管理、系统工程与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架构设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等内容。

2.案例分析

这科会提供实际的项目场景或问题,要求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系统架构设计师的案例分析可能涵盖软件系统建模(UML图填空、问答)、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整体设计、Web系统架构设计、单个场景详细设计(如高可用、高性能、高可靠、微服务设计等)。

案例分析题主要有两种问法:

概念问答类:如“请说明什么是xxx,并指出它的作用与特点”或“请说明A和B两种设计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方案分析与选择类:如“请指出选用xxx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或“项目组最终使用了xxx技术方案,请分析采用该方案的原因”。

3.论文

这科要求你根据指定的主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理解,撰写一篇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技术论文。论文题目通常围绕系统建模、软件架构设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设计等方面展开。

论文切忌只堆砌理论而无案例,需要写清楚你参与的项目背景、角色、采用的方法、技术、过程以及实际效果等。

三、各专业方向考察重点

不同专业方向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关注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如十大知识领域)、项目整体绩效评估方法、常用项目管理工具、信息系统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等。

2.系统架构设计师:侧重计算机硬软件知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开发标准、主流的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平台、软件系统建模和系统架构设计基本技术、计算机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安全管理知识等。

3.系统分析师:侧重信息系统开发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信息系统开发标准、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等。

4.网络规划设计师:侧重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网络计算环境与网络应用、各类网络产品及其应用规范、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及其应用规范、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实施网络工程项目等。

5.系统规划与管理师:侧重IT战略规划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知识、IT服务规划设计、部署实施、运营管理、持续改进、监督管理、服务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标准化相关知识等。

四、备考建议

1.系统学习教材:以《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等官方指定教材为核心,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2.多做真题与模拟题:这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做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查漏补缺。注意整理错题集,定期回顾。

3.关注前沿技术:软考高级考试也会关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加强论文写作训练:提前熟悉论文写作的结构和套路,积累项目素材,多写多练。论文最好能结合个人实际项目经验。

5.合理规划时间:可以分阶段备考,例如:

知识框架构建(约1-1.5个月):精读教材,梳理各章节逻辑关系。

真题实战突破(约1个月):每日完成一定量的真题,记录错题并分析知识盲区。

高频考点冲刺(约15天):聚焦核心考点,深化理解。

全真模拟与心态调整(约10天):使用模拟系统进行全真模拟,适应考试节奏。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