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的软考成绩虽然还没出,但有考高级的考生,在希赛网对过答案后,觉得至少有两门能过,唯独论文不确定。
那么,如果只过了两门,这两门成绩下一年还能续用吗?下次是不是只用考挂的那科就行?今天直接给个明确答案,再唠唠背后的门道,帮你别白走弯路。
先泼盆冷水但说句实话:考过的两门成绩下一年完全没用,下次得三科从头重考。这不是临时规定,而是人社部和工信部一直明确的“铁规矩”——软考高级实行“非滚动管理”,成绩仅限当次考试有效,哪怕你差0.5分没过第三科,前两门的合格成绩也会直接作废。
肯定有人要问:“那为啥总听说‘成绩能保留一年’?” 其实这是把软考和会计、教资这类考试弄混了。
那些考试搞“滚动合格”,比如两年内过三科就行,但软考不一样,尤其高级考试,讲究的是“知识体系完整度”,三科是环环相扣的整体,缺一门都不算合格。早年个别地方曾有过松动传闻,但现在全国统一执行“单次三科全过”规则,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可能还有人不死心:“2026年会不会改政策搞成绩滚动制?”
确实有小道消息提过,但截至2025年11月,官方连个影子都没放。软考改革向来“先吹风再落地”,比如2023年说机考,2024年才全面实施,2026年大概率还是老规矩,赌政策变动太冒险。
不过别灰心,之前的努力并没白费!过了两门说明你对十大管理领域、技术框架这些核心内容已经吃透了,这部分占考试60%的分数,不用从头学。给你三个实操建议,下次稳稳通关:
第一,先复盘坑在哪。如果挂的是论文,赶紧攒“OA 系统云迁移”“AI客服项目落地”这类2026年的新素材,把新增的“绩效域”知识点融进去;要是挂案例分析,就猛攻“成本偏差分析”“风险应对方案设计” 这类实操题,别再死记理论。
第二,练全科节奏。很多人分开学还行,连考三门就扛不住。考前1个月用真题套卷模拟,按真实时间连考三科,适应高强度答题节奏,尤其是论文,每周写1-2篇找老师批改,别光看不练。
第三,盯紧官方大纲。每年11月工信部会发下一年的考试要求,要是真改成绩规则再调整策略,没改就按“三科全攻”的节奏来。
总之,软考高级没有“补考”说法,过两门和没过没啥区别,下次还得三科重考。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