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年软考高项会稍难,但非难到没法过,它在软考高级里仍友好,2024-2025年通过率10%-15%。考试有两变化:增数字化考点,技术管理结合考;纯理论题少,实战题多。且一年一考容错率低,需留5个月准备。
打算2026年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项)的朋友,最近肯定刷到不少“考试要变难”的消息,心里犯嘀咕:这证本来就考三门,再难还能过吗?别慌,跟你说点实在的,2026年确实会难一点,但不是那种“突然拔高”的难,抓准变化点照样能过。
高项在软考高级里本来就是最友好的,2024-2025年通过率维持在10%-15%左右。但2026年有两个明显变化得提前盯上,不然真容易栽跟头。
第一个变化是新增“数字化考点”,技术和管理要绑着考了。
以前背背十大管理领域的理论就行,现在不行了,云计算、AI这些技术得懂点实在的应用场景。
比如案例题可能问“云原生项目怎么控制成本”,论文可能让写“AI技术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光靠套模板肯定不够了。
不过也不用怕,不用真的去学编程,重点记“技术选型逻辑”和“落地难点”,比如AI项目容易超预算,怎么提前做风险预案,这些素材网上搜搜行业案例就能攒出来。
第二个变化是纯理论题变少,实战题变多。
2025年就取消那种“找流程错误”的简单题了,2026年更会玩,给你一堆项目进度表、成本偏差数据,让你诊断问题、给方案。
举个例子,以前问“范围变更要走什么流程”,现在直接给你个电商项目的需求变更记录,让你分析“为什么变更会导致延期”,还得算损失。这对没项目经验的人来说确实头疼,但找几套2025年的真题练手,摸透“数据找问题+理论给方案” 的套路,其实也没那么玄乎。
更关键的是一年就一次考试机会,容错率变低了。
2024年开始高项就从一年两次改成一次了,2026年大概率还是上半年5月考,错过就得再等一整年。以前考不过下半年还能补,现在一次失误成本太高,这才是真正的 “隐形难度”。所以千万别裸考,也别拖到考前一个月才开始,至少得留5个月时间准备。
不过话说回来,高项还是“高级里的青铜难度”。跟系统架构设计师那种通过率不到5%的比,简直是送分的。应对2026年的变化,就抓三件事。
第一,盯紧新教材和官方通知。2025年底可能出第5版教程,新增的“数字化项目治理”“数据安全”这些章节必须优先看,别抱着旧教材死磕。
第二,攒3个数字化项目素材。不管是自己参与过的,还是参考别人的案例改编,得有细节。比如做过智慧社区项目,用了什么云服务,怎么解决数据同步的问题,有这些具体内容,论文和案例题都能得分。
第三,别瞎刷题,重点练“复杂场景题”。找培训机构整理的“数字化案例题库”,专门练那种给一堆数据的分析题,训练从里面抓关键问题的能力。论文也别全靠模板,加几句“项目成本降低15%”“工期缩短20天” 这种量化数据,立马就显得真实了。
总的来说,2026年高项是“筛掉混证的,留下真学的”。只要别想着走捷径,提前3个月把数字化考点摸透,攒好项目素材,再刷透近3年的真题,通关概率照样很高。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