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考中项常用的计算题公式有哪些?软考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计算题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两个知识领域,本文为考生整理了最常用和最核心的计算公式,并附上解释和案例,以便考生备考。
软考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计算题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两个知识领域,其常用和最核心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 挣值管理(EVM)核心公式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必须熟练掌握。
三个基本值:
1.PV(计划价值)
公式:PV = 计划工作量 × 预算定额
解释:“在某个时间点,计划完成的工作值多少钱?” 也称为BCWS(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举例:项目总预算10万元,计划10天完成。第5天结束时,计划应完成50%的工作,则 PV = 100,000 × 50% = 50,000元。
2.EV(挣值)
公式:EV = 已完成工作量 × 预算定额
解释:“在某个时间点,实际已经完成的工作值多少钱?” 也称为BCWP(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举例:接上例,第5天结束时,实际只完成了40%的工作,则 EV = 100,000 × 40% = 40,000元。
3.AC(实际成本)
公式:AC = 实际产生的成本总和
解释:“在某个时间点,完成这些工作实际花了多少钱?” 也称为ACWP(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
举例:接上例,为了完成这40%的工作,实际花了45,000元,则 AC = 45,000元。
四个评价指标:
CV(成本偏差)
4.公式:CV = EV - AC
评价标准:
CV > 0:成本节约(实际花费少于挣值)
CV < 0:成本超支(实际花费多于挣值)
CV = 0:符合预算
举例:CV = 40,000 - 45,000 = -5,000元,说明成本超支5,000元。
5.SV(进度偏差)
公式:SV = EV - PV
评价标准:
SV > 0:进度提前(完成的工作多于计划)
SV < 0:进度落后(完成的工作少于计划)
SV = 0:符合进度
举例:SV = 40,000 - 50,000 = -10,000元,说明进度落后(相当于10,000元预算的工作量)。
6.CPI(成本绩效指数)
公式:CPI = EV / AC
评价标准:
CPI > 1:成本节约,效率高
CPI < 1:成本超支,效率低
CPI = 1:符合预算,效率正常
举例:CPI = 40,000 / 45,000 ≈ 0.89 (<1),说明成本超支,每花费1元只获得0.89元的价值。
7.SPI(进度绩效指数)
公式:SPI = EV / PV
评价标准:
SPI > 1:进度提前,效率高
SPI < 1:进度落后,效率低
SPI = 1:符合进度,效率正常
举例:SPI = 40,000 / 50,000 = 0.8 (<1),说明进度落后,只完成了计划进度的80%。
二、 预测技术
基于当前的绩效,预测项目未来的情况。
8.ETC(完工尚需估算)
公式(有两种常见情况):
典型情况(按当前绩效):ETC = (BAC - EV) / CPI
非典型情况(按原计划):ETC = BAC - EV (即未来的工作不会再发生成本偏差)
解释:“完成剩下所有工作,还需要多少资金?”
9.EAC(完工估算)
公式(基于ETC的三种情况):
典型情况:EAC = AC + (BAC - EV)/CPI = BAC / CPI
非典型情况:EAC = AC + (BAC - EV)
同时考虑CPI和SPI:EAC = AC + (BAC - EV)/(CPI × SPI) (考试中若未明确说明,一般不使用此公式)
解释:“完成整个项目,总成本预计是多少?”
10.VAC(完工偏差)
公式:VAC = BAC - EAC
解释:“整个项目结束时,我们是节约了还是超支了?”
评价标准:
VAC > 0:项目完工时将节约成本。
VAC < 0:项目完工时将超支成本。
11.TCPI(完工尚需绩效指数)
公式:
按原预算BAC完成:TCPI = (BAC - EV) / (BAC - AC)
按新的EAC完成:TCPI = (BAC - EV) / (EAC - AC)
解释:“为了在计划的预算内完成项目,剩余的工作必须达到多高的成本效率?”
三、 时间管理关键路径法(CPM)
12.关键路径与总工期
概念:网络图中最长的路径,决定了项目可能的最短完工时间。
方法:找出所有路径,计算各路径的总时长,最长者即为关键路径。
13.六标时法
每个活动有六个基本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
EF(最早完成时间):EF = ES + 工期
LS(最迟开始时间)
LF(最迟完成时间):LS = LF - 工期
总浮动时间(总时差)
公式:总浮动时间 = LS - ES = LF - EF
解释:一个活动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可以拖延的时间。
关键路径:总浮动时间为0的活动串联起来的路径。
14.自由浮动时间(自由时差)
公式:自由浮动时间 = min(紧后活动的ES) - 本活动的EF
解释:一个活动在不影响其所有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可以拖延的时间。
四、 其他重要公式
15.沟通渠道数
公式:沟通渠道数 = n(n-1)/2
解释:n 表示干系人的数量。当团队人数增加时,沟通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
举例:项目有5个成员,沟通渠道数为 5×(5-1)/2 = 10。新增1人后,变为 6×5/2=15,渠道增加了5条。
16.决策树分析(EMV:期望货币值)
公式:EMV = 概率 × 影响值
解释:用于定量风险分析。将每个可能结果的概率与其财务影响相乘,然后求和。
举例:有70%的概率赚10万(EMV=7万),30%的概率亏5万(EMV=-1.5万),则总EMV = 7 + (-1.5) = 5.5万。
17.三点估算法(PERT)
公式:
期望工期:Te = (乐观时间 + 4×最可能时间 + 悲观时间) / 6。
标准差:σ = (悲观时间 - 乐观时间) / 6。
解释:用于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考虑了不确定性。
2025下半年软考真题在线估分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预约
▼ ▼ ▼
热门:信息系统监理师备考 | 网络工程师备考 | 软件设计师备考
推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网络课堂 | 2025下半年软考真题答案及解析专题
课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报考指南 | PMP课程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