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基础题型,直接影响拿证成功率。以下精选经典例题并搭配详细解析,能帮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考点、熟悉答题逻辑,解决“知识点懂但题不会做”的问题,为高效备考筑牢根基,助力轻松应对考试。
1.关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实现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
B: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紧密耦合,由交换机自主决策转发规则
C:应用平面通过OpenFlow协议直接配置数据平面设备
D:数据平面负责全局网络管理,控制平面负责执行简单的数据包转发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定义网络,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2.1.2小节,P38。
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A选项正确),使网络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B选项是传统网络架构的特点。
C选项错误,北向接口负责与应用平面进行通信,针对北向接口,应用程序通过北向接口编程来调用所需的各种网络资源,实现对网络的快速配置和部署。而南向接口负责与数据平面进行通信,最主流的南向接口CDP采用的是OpenFlow协议。
D选项,控制平面负责管理,数据平面负责转发。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A选项。
2.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其中( )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
A:云系统 端系统
B:端系统 云系统
C:端系统 管系统
D:管系统 云系统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车联网的知识,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1.2.3小节,P11。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1)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l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2)管系统。管系统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3)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D选项。
3.信息安全管理的CIA三要素指的是( )。
A:一致性、可用性、完整性
B:保密性、有效性、可用性
C:一致性、可用性、有效性
D: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三要素。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4.2.3小节,P125。
CIA三要素是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三个词的缩写。
综上所述,答案选D选项。
4.微信中语音转换为文字的功能,主要应用了( )技术。
A:虚拟现实
B:专家系统
C:自然语言处理
D:大数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语言处理。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2.2.5小节,P61。
微信中语音转换文字的功能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实现的。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自然语言处理主要应用于机器翻译、舆情监测、自动摘要、观点提取、文本分类、问题回答、文本语义对比、语音识别、中文OCR等方面。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通常由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等6个部分构成,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它能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系统中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可以创立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的总称)。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综上,本题选择C选项。
5.某连锁咖啡店通过数据发现“午后咖啡”销量骤降,自动触发“第二杯半价”优惠券推送。基于组织能力数字化转型及持续迭代参考模型(CPSD模型),该案例属于( )。
A:信息物理世界
B:数据框架与信息调制
C:决策能力边际化
D:科学社会物理赛博机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CPSD模型的理解。参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1.5.1小节,P33。
A选项:信息物理世界建设。针对能力因子中的各类对象,实施数字孪生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该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配置关系。组织可以通过该项活动实现能力因子相关数据挖掘与数据开发利用,从而发现新的技术和逻辑,提升各项工作效率。
B选项:数据框架与信息调制设计。组织能力因子的数字密度越高,对其可控性就越高,对应的安全可靠性也越高。组织通过优化能力因子的数字框架模型,并提升数据采集获取的精准度和及时性,能够有效地提升组织对能力因子的应急与动员能力,从而具备更加可靠的已知风险管控能力和未知风险的应对能力。
C选项:决策能力边际化。决策能力边际化是指处置执行层面的装置和人员能够基于决策算法模型等,敏捷取得更高的决策能力(权),达到敏捷响应的效果。组织可以通过该项活动实现决策权融合与调制,达到装备智能化和提高决策效能的价值效果。
D选项:科学物理赛博机制构筑。科学物理赛博机制构筑是在CPS的基础上,汇聚组织内能力因子的环境因素力量(或组织维度的外部社会力量),建设高密度数据框架,参照社会运行原理,封装、解构和重构各能力因子协同关系。组织可以通过该项活动实现对各能力因子的灵活组合机制,形成能够面对各类需求的动态调度能力。
案例中提到,发现销量骤降,自动触发第二杯半价优惠券推送与“决策能力边际化”:处置执行层面的装置能够基于决策算法模型,达到敏捷响应的效果,相对应。
综上所述,本题参考答案为C选项。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