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IPv6的发展现状与趋势:IPv6是一种协议,只要你去用就是了,并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与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其他技术概念相比,IPv6遇到的争议是最少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IPv6取代IPv4是大势所趋。
4.9 IPv6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IPv6是一种协议,只要你去用就是了,并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与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其他技术概念相比,IPv6遇到的争议是最少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IPv6取代IPv4是大势所趋。只是因为新协议与旧协议不能兼容,因此应用IPv6将是一个耗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商、生产商和运营商全方位地参与,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现在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平稳过渡,不致出现混乱。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掌握着世界大部分网络资源和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全世界74%的IP地址为美国所拥有,因此他们很少感受到地址容量紧张的压力。因此,美国最初对IPv6采取了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尽管新协议有着种种好处,但却一直被锁在实验室里。但是最近一两年美国也开始意识到IPv6的势在必行及其迫切性,迅速地增加了在IPv6方面的投资、研究、推广,凭借着美国在网络设备、软件开发等诸多方面的传统优势,美国致力于在IPv6领域处于地位。2003年2月,美国白宫发布网络安全计划,商务部负责推动下一代网络协议标准(IPv6)的研发,美国国防部开始着手IPv6的网络实施。2003年6月,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在美国军方规划实施的“全球信息网格’’中全面部署IPv6的重要政策。在IPv6部署与推进方面一向持谨慎保守态度的美国,一改以往的被动姿态,积极主动全面部署并且重金投人。正是因为美国现有互联网的地位和充分发展,它在网络安全、质量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才更加明显,改进的需求才更加深刻。
欧洲人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欧盟专门成立了一个IPv6任务小组,欧洲许多知名电信制造商、运营商及相关组织都是该小组的成员。小组的第一个任务是制定一项计划,在固定和移动通信网实现从IPv4向IPv6的过渡。负责该小组的拉地夫?拉迪德原是爱立信的高级雇员,他说:“IPv4必须向IPv6过渡,这一进程启动越晚,代价越大,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点。”欧洲比较侧重于IPv6在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并在这方面处于地位。
日本和韩国政府都已经宣布将积极推动IPv4向IPv6的过渡。到目前为止,日本在IPv6的商业化运用方面,韩国也在奋起直追。而且,日本更着重IPv6在信息家电方面的应用,已经开始了信息家电标准化的研究、制定工作。
在应用新协议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有人说,中国是“最肥沃的IPv6试验田”。中国对IPv6的需求首先来自于地址资源的匮乏与危机;其次,随着中国通信及互联网市场的高速增长,随着中国与其他互联网发达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对下一代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具备了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争取主动权与发言权的基本实力。那么,尽早启动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建设,从战略的高度上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则势在必行。
从90年代末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国一批IPv6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作为重大专项立项,并陆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我国开展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我国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厂商及运营商也已陆续开始跟踪与关注IPv6技术发展,投人IPv6技术研发,并相继建成IPv6试验床及实验网络,如湖南IPv6实验网、中国电信集团IPv6实验网、6Tnet(IPv6TelecomTrialNetwork下一代IP电信实验网)、CERNETIPv6实验网、中国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天地互连(BII)IPv6商业实验床、中科院IPv6实验网等等。这使得我国在IPv6核心技术研发、协议标准制定、组网、过渡策略、测试、应用示范、商业模式探讨等方$获得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从2002年开始,我国主要运营商已开始相、继启动IPv6实验网络项目。作为全球通信新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市场,在中国部署IPv6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需要尽快实施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建立高起点、开放性的大规模IPv6网络平台,并对IPv6的关键技术进行开发和试验:建立一批重点应用系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软硬件产品和重大应用并实现产业化。2003年中,我国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全面启动,由牵头并投人专项支持资金,明确提出必须采用IPv6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络,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这标志着中国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的产业发展进人了一个实质性和跨越性的里程碑。如何在下一代互联网平台上开展丰富的应用和服务并建立可赢利、可管理的业务模式成为推动IPv6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实现IPv4向IPv6的顺利过渡,光靠政府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企业,尤其是软件和通信网络产品制造商们的密切支持与配合,他们的产品必须支持IPv6才行。诺基亚、思科与微软都表示,将把对IPv6的支持作为今后的战略重点,升阳和康柏公司也有支持IPv6的产品出台。英国电信和爱立信也正在合作,推行IPv6方案。一些世界知名的通信公司也在支持以IPv6为基础的软件和硬件,丘比特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正在掀起IP化热潮。实际上,制订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标准的3GPP已经决定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协议中采用IPv6。IPv6有望在移动通信领域率先正式使用。手机可以说是移动通信领域中普及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因此,能否顺利实现手机电话的IPv6化对IPv6技术今后的发展、完善和普及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讲,IPv6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也将进一步带动移动设备IPv6化的进程。
2000年底,诺基亚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支持IPv6的端到端的GPRS网络。该网络的推出是迈向新一代IP移动网络的重要一步。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GPRS网络向用户提供新型的服务,使他们充分享受到IPv6带来的益处,如全球覆盖性和端到端的安全性等。支持IPv6的端到端的GPRS网络将使网络运营商从基于IPv4的服务向基于IPv6的服务平滑过渡。在过渡期间,基于IPv6和IPv4的服务可以在网络中共存,而且只需通过软件对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就可以使GPRS网络支持IPv6。相比于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如WEB浏览和电子邮件等,移动互联网服务需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互动性和个性。通过在移动互联网网络中实施IPv6,网络运营商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需求。除了为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地址资源以外,IPv6还为网络带来很多重要的要素,其中之一就是服务质量的提升。
IPv6协议为3G网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将成为3G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移动通信正在试图从基于电路交换提供语音服务向基于IP提供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服务转变,IPv4很难对此提供有效的支持(移动设备人网需要大量的IP地址),移动设备的全球漫游问题也必须由附加的移动IPv4协议加以支持。IPv6的地址空间、移动性的支持、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安全性和其他灵活性很好地满足了3G网络的需求。目前3GPP巳经决定将IPv6定为所有IP蜂窝式网络所常用的功能,构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移动网络。很多通信厂商正致力于构建基于IPv6的全IP的3G核心网(All-IPCore)。据预测,在移动通信领域IPv6最有可能首先得到广泛应用,实现移动互联。
技术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S,市场需求才是决定因素。IPv6的发展实施期待“杀手级”应用的推动,这些将是基于应用的规模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今,IPv6已经走出实验室。2001年初,日本NTT公司已经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端对端IPv6服务,不同地方之间已能利用IPv6进行联网通信。在欧洲,瑞典特立亚电信公司算是捷足先登者,将IPv6从实验室搬到了商业领域,已于2001年6月开通了第一个以IPv6为基础的通信网,它连接斯德哥尔摩、伦敦、哥本哈根、奥斯陆、马尔默、哥德堡和芬兰瓦萨市,这是欧洲最大面积的IPv6网。来自特立亚的市场部经理欧凡维克说随着我们对宽带应用的不断深人,我们已越来越意识到,IPv4已无法满足人们实现端对端通信的需求。如果双方都有一个终身IP地址,将使IP电话、网上游戏等网络应用比现在简单得多。”
Windows 2003,Unix,Solaris等操作系统中已经引人了IPv6,其他一些操作系统的IPv6版本也正在逐步开发。不少厂商已经开始尝试应用IPv6开发新S应用软件,
IPv6是用于建立可靠的、可管理的、安全和高效的IP网络的一个长期解决方案。因此?尽管IPv6的实际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了解和研究IPv6的重要特性以及它针对目前IP网络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于制定企业网络的长期发展计划,规划网络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十分有益的。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