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有一些重要设计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它容许不同的数据速率指定给不同的用户,依它们的通路情况而定。由于通路情况随时间变化,接收机收集一套通路统计特性,供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使调制编码、信号带宽、信号功率、预选周期、通路估计滤波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等系统参数最佳化。当然,还必须有效地设计"媒介接入控制"MAC,以期在有损耗的
还有一些重要设计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它容许不同的数据速率指定给不同的用户,依它们的通路情况而定。由于通路情况随时间变化,接收机收集一套通路统计特性,供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使调制编码、信号带宽、信号功率、预选周期、通路估计滤波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等系统参数最佳化。当然,还必须有效地设计"媒介接入控制"MAC,以期在有损耗的无线通路上取得可靠的传输性能,让TCP/IP规约有效地运用,这里可考虑“自动重复传输和分层”措施ARQF。这是在发送端把各数据分组再分成较小的分组,依次在通路上向前传输。如果在接收端有一小分组没有正确送到,就通知发送端重新再发。实际上,这种ARQ的作用相当于“时间分集”,藉以克服噪声、干扰和衰落等不良影响。业务质量QoS总的目的是要可靠地取得每一通信用户长期使用感到满意。
一、MIMO-OFDM设计要素
宽带无线通信网的信号传送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多途径电波传播。就是说,蜂窝网基台向移动用户终端发送的无线电波,常常遇到许多不同的障碍物,诸如高楼建筑、大树、低层住房以及汽车等等的折射,先后到达接收终端。这些都是复杂的"非视距"NLOS传播,而不是单纯的点与点间的视距LOS传输。因此,在设计无线网时,应根据这些非视距传播的特点,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
特别对于通路色散、k因数、多普勒、交叉偏振、天线相关性等等,应加以密切注意,需要具体考虑射频及硬件,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和其时钟、升频和降频转换振荡器、以及各种器件的线性和动态范围等问题。在非视距通路,因传输路程中近的和远的建筑物都会对无线电波产生反射,到了接收端就会引起通路色散。它由根均方时延分布表示,随距离而加大。它随着环境、天线束射宽度和天线高度而变化,典型的色散值是在0.1~5μs范围以内。这类无线通路的衰落信号大小是依从“赖斯”(Rice)分布规律,取决于固定通路分量功率Pc与散射通路分量功率Ps两者之比,Pc/Ps,称为“赖斯”k因数。Pc=O即k=0时发生的是最坏的衰落,其分布称为“赖斯”分布。K因数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因为它与一般深度衰落的概率有关。为了可靠的通信,不论固定的、还是移动的通信系统,在设计时都应考虑这种最严重的"瑞利"(RayLeigh)衰落。
在固定无线通路和移动无线通路都会出现多普勒(Doppler)现象,但两者的多普勒频谱不同。固定无线通路的多普勒频率范围为0.1-2Hz,其频谱形状近于指数律或圆形角。而在移动无线通路,多普勒频率约100Hz,并且具有"杰克"(Jake)频谱。所谓交叉偏振鉴别XPD,是指同类偏振与交叉偏振两种平均接收功率之比。XPD表示两种利用不同偏振取向的传输通路的间隔。XPD越大,则两个通路耦合的能量越小。传输距离越长,XPD系统都很重要。如相关系数值较高,例如大于0.7,则分集和多工增益值都将显著减小,如相关值为1,则分集增益值减至0.实际应用一般采取较低的相关系数。如基台和接收天线的构形选择恰当,相关系数较低,约在0.1-0.5范围内。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