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ES是1997年1月由NIST提出的,其目的是开发一种新的能保证政府信息安全的编码算法。最后经过多方评估从15种算法中选出Rijndael算法作为AES编码标准。Rijndael算法是对称加密的迭代分组密码。它把数据块分成比特阵列,每一项密码操作都是面向比特的。Rijndael算法分为四层,第一层是8×8比特置换(即输入8比特,输出8比特);第二、三层是
AES是1997年1月由NIST提出的,其目的是开发一种新的能保证政府信息安全的编码算法。最后经过多方评估从15种算法中选出Rijndael算法作为AES编码标准。Rijndael算法是对称加密的迭代分组密码。它把数据块分成比特阵列,每一项密码操作都是面向比特的。Rijndael算法分为四层,第一层是8×8比特置换(即输入8比特,输出8比特);第二、三层是线性混合层(阵列的行移位、列混合);第四层是子密钥与阵列的每比特异或。
AES的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192/256比特,相对应的轮数r为10/12/14,相应的密钥方案为:在加密的过程中,需要r+1个子密钥,需要构造4(r+1)个32比特字。当种子密钥为128和192比特时,构造4(r+1)个32比特字的过程是一样的。但当种子密钥为256比特时,构造4(r+1)个32比特字的过程是不同的。
它的输出更具有随机性,对128比特、轮数为7的密文进行攻击时需要几乎整个的密码本,对192、256比特加密的密文进行攻击不仅需要密码本,还需要知道相关的但并不知道密钥的密文,这比WEP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攻击者要获取大量的密文,耗用很大的资源,花费更长的时间破译。它解密的密码表和加密的密码表是分开的,支持子密钥加密,这种做法优于最初的用一个特殊的密钥解密;很容易防护幂攻击和同步攻击;加密和解密的速度快,在安全性上优于WEP。
AES算法支持任意分组的大小,密钥的大小为128、192、256的可以任意组合。它初始时间快,其固有的并行性可以有效地利用处理器资源,有很好的软件性能。在加密和解密分别进行的时候,很适合有限距离的环境,并且对ROM和RAM要求很低;当加密和解密同时进行的时候,对ROM要求有所上升,但仍适合距离有限的环境。AES还适用于交叉存取和非交叉存取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它的性能几乎没有变化,这使得DSP设备可以有效地优化其密码。此外,AES还具有应用范围广、等待时间短、相对容易隐藏、吞吐量高的优点。经过比较分析,可知此算法在性能等各方面都优于WEP,利用此算法加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会获得大幅度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防御外界攻击。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