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5]

互联网技术 责任编辑:Tyro_gz 2010-11-11

摘要:3.2传输层业界针对无线网络环境,对TCP技术也已经做了一些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利用本地无线链路层的重传机制做一些性能优化,如基站参与探测TCP包、引入时间戳和利用IP头中的信息等。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单点故障,并且要求IP/TCP载荷是直接封装在链路层帧中的,并且不能加密。第二种技术通过设置中间代理结点,将性

  3.2 传输层

  业界针对无线网络环境,对TCP技术也已经做了一些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利用本地无线链路层的重传机制做一些性能优化,如基站参与探测TCP包、引入时间戳和利用IP头中的信息等。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单点故障,并且要求IP/TCP载荷是直接封装在链路层帧中的,并且不能加密。第二种技术通过设置中间代理结点,将性能差异巨大的无线和有线部分分开处理,如Indirect-TCP。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破坏了TCP端到端的属性,基站等中间代理结点必须保留TCP通信中的数据和状态信息,移动终端中的相关应用也必须二次建立连接。第三种方式是增加和利用TCP协议等的一些消息字段,显式通知真正的丢包原因。如利用网际差错消息协议(ICMP),显式丢包通知和局部通知等。

  3.3 应用层

  除了通过无线接入协议(WAP)和。mobi等方式,为移动终端设计专门的网页和内容的方法外,另外一种典型做法是把(固定)互联网上的网页和内容适配到移动终端上。移动适配技术通过在网络上的不同位置(服务器、网关和终端三种)部署专门的网关或代理服务器,对网页和多媒体资源进行转换以适应移动终端的特征,确保正常使用并改善用户体验。

  从内容上来看,移动内容适配涉及WEB页面内容和音视频内容两大类。WEB页面内容适配技术目前已经有一些实际案例,如与Opera公司提供的与Opera Mini浏览器配合的Web适配系统,Bytemobile公司提供由运营商部署的Web Fidelity系统等。W3C正在制定更长期的WEB内容适配的相关标准,包括WEB内容适配需求(Content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 1.0)、WEB内容转换代理指南(Guidelines for Web Content Transformation Proxies)以及设备描述容器API(Device Description Repository Simple API)等。

  音视频内容的适配技术则复杂得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和标准。音视频内容适配需要解决编解码格式兼容问题,需要进行分辨率适配。同时,音视频内容视频的实时性、服务质量要求很高。这些都增加了适配技术的难度。

[1]  [2]  [3]  [4]  [5]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3
  • 6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