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测距系统的建立及应用[3]

互联网技术 责任编辑:cxjsxy 2012-01-11

摘要:报警部分:由触发器、驱动电路和小喇叭组成。当车间距为30m时单片机给触发器一个信号,使触发器置位产生一组脉冲,通过驱动电路,使小喇叭发出报警声,当大于30m时,触发器复位,停止产生脉冲。自动刹车减速装置:由开关K和自动刹车减速装置组成,当司机认为必要用到自动刹车减速装置时,闭合开关K。当车间距小于20m时,单片机提供一个

  报警部分:由触发器、驱动电路和小喇叭组成。当车间距为30m时单片机给触发器一个信号,使触发器置位产生一组脉冲,通过驱动电路,使小喇叭发出报警声,当大于30m时,触发器复位,停止产生脉冲。

  自动刹车减速装置:由开关K和自动刹车减速装置组成,当司机认为必要用到自动刹车减速装置时,闭合开关K。当车间距小于20m时,单片机提供一个信号,启动自动刹车减速装置,防止碰撞。

  4 汽车红外防撞系统性能评价

  为了评价汽车红外防撞系统的性能,包括探测障碍物距和相对速度的性能,采用静物距离探测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动态探测两种试验。

  4.1 静物距离探测试验

  将普通汽车放在装有红外防撞系统的试验汽车前面,试验车从100m远处以30km/h的速度向普通汽车开来。当距离大于40m时,显示0;距离小于40m时,显示器显示的数据连续变化;当车间距为30m时,报警器开始报警。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实际车间距离,探测结果准确。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静物距离探测实验结果

  4.2 高速公路上行驶动态实验

  试验车与普通车在高速公路上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行驶,开车前两车保持100m的距离。试验车向普通汽车发射红外线,探测两车距和相对速度,其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高速公路上进行的动态实验结果

  5 结语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测距原理建立了红外测距系统,并研究了红外测距系统在汽车防撞系统的运用。

  为使测量的时间差t准确,采取两种方法提高精确度:

  1)计数脉冲的周期T应取得非常小,达微秒数量级;

  2)计数N个接收到的红外线周期的计数脉冲,利用公式t=nT/N计算时间差t,则精确度提高到大约原来的N倍。

  当然,为了使汽车红外防撞系统实用化还需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怎样防止旁道上行驶时,因道路两旁物体,临车道上的车辆产生错觉问题;

  2)单片机的防振能力差,影响工作可靠性的问题;

  3)发出什么样的报警信号才能使司机不造成紧张不安的情绪;

  4)如何进一步提高单片机计数工作频率,减少误差;

  5)探测距离受恶劣天气影响,红外线损失较大;

  6)动态探测距离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相信随着器件的改进和实验条件的改善,这些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总之,由于本系统成本低、精确度较高、功能多、具有广阔的市场。

[1]  [2]  [3]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3
  • 7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