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帮助考生充分了解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重要知识点,小编特整理了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所得税会计概述,仅供参考。
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所得税会计概述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核算过程:
1.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
3.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4.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税率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税率
5.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发生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发生额=本期末余额-上期末余额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发生额=本期末余额-上期末余额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算原理(负债和资产正好相反)
①资产账面小于计税,可抵扣
②新增可抵扣追加应税所得,转回冲减应税所得;
③可抵扣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可抵扣列入借方,转回可抵扣列入贷方。
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登账额=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该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时的税率;
应纳税的:
⑥资产账面大于计税,应纳税;
⑦新增应纳税调减应税所得,转回应纳税追加应税所得;
⑧应纳税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新增应纳税列入贷方,转回应纳税列入借方。
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登账额=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⑩“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该时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时的税率。
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6.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中级会计师考试题库>>在线模考_历年真题_在线估分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