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考生更多掌握执业西药师相关知识点,希赛网推出每日一病症学习系列,今天所讲病症为手足真菌感染,希望能让考生有所收获。
手足真菌感染
手癣和足癣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手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累及指(趾)间、手掌、足跖及侧缘,严重时可波及手、足背及腕、踝部。若皮肤癣菌仅感染足背和手背的皮肤,通常称为体癣。
一、临床表现
1. 水疱型: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
2. 间擦糜烂型:以第4~5和第3~4趾间最为常见,多见于足部多汗、经常浸水或长期穿不透气鞋的人,夏季多发。皮损表现为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除去浸渍发白的上皮可见其下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
3. 鳞屑角化型:皮损多累及掌跖,呈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
二、药物治疗
1. 外用药物治疗
(1)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① 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异康唑、舍他康唑、奥昔康唑及卢立康唑。
② 每日1~2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4周。
(2)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
① 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
② 每日1~2次外用, 一般疗程2~4周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3)其他抗真菌药物
① 阿莫罗芬、环吡酮胺、利拉萘酯。
② 每日1次外用,一般疗程需要4周。
③ 环吡酮胺很适合治疗易继发细菌感染的间擦型足癣。
(4)角质剥脱剂:水杨酸,主要用于鳞屑角化型手、足癣患者。
2. 系统治疗
(1)伊曲康唑:一般建议成人200mg/d,疗程为水疱型和间擦糜烂型1~2周、鳞屑角化型2~3周,甲癣需每月服1周、停3周并连续治疗3个月。
(2)特比萘芬:250mg/d,疗程同伊曲康唑。
3. 联合治疗
(1)一种外用药物联合一种口服药物。
(2)安全性方面需要注意口服抗真菌药物的禁忌证和药物相互作用。
(3)两种外用药物的联合可选择抗真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咪唑类联合丙烯胺类药物等。
三、用药指导与患者教育
1. 手、足癣尤其是足癣容易复发或再感染,患者须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
2. 治疗须足量、足疗程:一般治疗体、股癣需2~4周,足癣需1个月,甲癣需3~6个月。使用外用药物症状消失后,真菌仍然存活在皮肤鱗屑或贴身衣物中,遇到潮暖环境又会大量繁殖,导致癣病复发。因此,表面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2周。
3. 外用制剂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抗真菌乳膏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若用药部位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
4. 注意患者的年龄,特比萘芬乳膏对于儿童禁用。
5. 避免滥用激素软膏,涂擦激素软膏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