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考生更多掌握执业西药师相关知识点,希赛网推出每日一知识点学习系列,今天所讲知识点为苯妥英钠,希望能让考生有所收获。
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来自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家族。相关知识点如下:
「结构」

1. 将巴比妥类药物的一个-CONH-换成-NH-即得到乙内酰脲类,乙内酰脲本身无抗癫痫作用,当5位两个氢被苯基取代后得到苯妥英,临床用其钠盐称为苯妥英钠。
2. 苯妥英钠具有饱和代谢动力学的特点,如果用量过大或短时间反复用药,可使代谢酶饱和,代谢将显著减慢,并易产生毒性。
「作用特点」
通过减少钠离子内流而使神经细胞膜稳定,限制Na+通道介导的发作性放电的扩散。
「不良反应」
1. 常见行为改变、笨拙或步态不稳、思维混乱、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小脑前庭症状、肌力减弱、嗜睡、发言不清、手抖、齿龈增生、出血及昏迷。
2. 血浆浓度超过20μg/ml时出现眼球震颤,超过30μg/ml时出现共济失调,超过40μg/ml会出现嗜睡、昏迷。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糖皮质激素、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环孢素、左旋多巴合用时,可加速上述药物代谢,降低上述药物的疗效。
2. 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氯霉素、异烟肼等合用,增强苯妥英钠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3. 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合用时,开始可增加抗凝作用,但持续应用时则降低。
4. 苯妥英钠与卡马西平合用,可通过肝药酶诱导而降低卡马西平的血浆血药浓度,如与大量抗精神病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