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附子是执业中药师考试中常见的一味中药,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理解和记忆附子这味中药的知识点,希赛老师将附子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以及主治病证等进行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附子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
主产于四川的江油、平武、绵阳等 地以及陕西省,四川布拖、云南亦产。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 烘干,习称“黑顺片”。
(3)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 ,纵切成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性味归经】
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纯阳,有毒力猛,入心、肾、脾经。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
(1)亡阳欲脱;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宫冷、尿频;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4)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