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在会计上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的“非货币性福利”明细科目。企业在处理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时,需要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在会计领域,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是薪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指的是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如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为了反映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支付与分配情况,会计上通常会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置“非货币性福利”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一、定义与范围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支付给职工的报酬。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如房屋、设备等)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这些福利形式虽然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但同样构成了职工薪酬的一部分。
二、会计处理原则
在会计处理上,非货币性职工薪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非货币性资产,如企业自产的产品,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2、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当企业决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职工薪酬时,需要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并借记相应的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3、实际发放时的处理:在实际发放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处理。例如,以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的,需要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需要计提相应的折旧或租金等费用。
三、税务处理
在税务处理方面,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合理计算并缴纳相应的税款。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风险防范与合规意识,确保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涉税处理合规、准确。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