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一、病因
ITP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血小板被破坏或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
二、临床表现
1、起病方式
成人ITP多起病隐匿,病程较长。
2、出血表现
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紫癜、瘀斑,外伤后不易止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女性患者常出现月经量过多。
3、其他表现
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
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20×10⁹/L)、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外伤。
避免使用易致血小板数量降低、血小板功能抑制及引起出血或出血加重的药物。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变化,预防感染,保护胃黏膜。
患者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3、二线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和脾切除。
对于病程3~12个月的糖皮质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成人ITP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治疗。
四、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休息与活动
若血小板计数<50×10⁹/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严重出血或血小板计数<20×10⁹/L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3、饮食护理
提供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的饮食,避免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损伤黏膜。
4、症状护理
皮肤出血者不可搔抓皮肤,鼻腔出血不止时,可用油纱条填塞止血。
5、预防脑出血
血小板<20×10⁹/L时,需警惕脑出血。
便秘、剧烈咳嗽可能诱发脑出血,便秘时可用泻药或开塞露,剧咳者可用镇咳药。
若患者出现烦躁、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昏迷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出血,需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紧急措施。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护理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