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症护理考试已从“知识记忆”转向“能力应用”,考生需通过案例分析训练临床思维,结合错题闭环强化薄弱环节,并关注政策更新。具体内容见下文。
重症护理是护理职称考试的核心模块,涉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监测与科学管理。随着考试改革深化,传统“死记硬背”模式失效,考生需聚焦临床思维、跨学科整合及实践技能,以下从核心考点、高频难点及备考策略三方面展开解析。
一、核心考点
1、循环系统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5-12cmH₂O,低于2-5cmH₂O提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5-20cmH₂O提示心功能不良。例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CVP升高时,需限制液体输入并使用利尿剂。
休克指数(HR/SBP):正常值为0.5,指数=1时失血量占血容量20%-30%,>1时提示失血量>30%。该指标是判断休克严重程度的关键依据。
2、呼吸系统监测
动脉血气分析:PaO₂正常值90-100mmHg,60-90mmHg为轻度缺氧,<60mmHg需机械通气;PaCO₂正常值35-45mmHg,>50mmHg提示呼吸衰竭。
呼吸机使用:需掌握模式选择(如SIMV、PSV)、参数调节(潮气量6-8ml/kg、PEEP 5-10cmH₂O)及并发症预防(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抬高床头30°-45°)。
3、神经系统监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状态,总分3-15分,≤8分为昏迷。例如,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下降需立即复查CT。
颅内压监测:正常值<15mmHg,>20mmHg为颅内高压,需使用甘露醇或抬高床头15°-30°。
二、高频难点
1、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护理
难点:需同时监测心、肺、肾、肝等多系统功能,协调治疗矛盾。例如,急性肾损伤患者需限制液体输入,但同时需维持循环稳定,需精确计算出入量。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训练,如“严重创伤患者合并ARDS和急性肾损伤”的护理方案制定,强化多系统联动思维。
2、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应用
难点: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高发,需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需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突破方法:掌握“接触隔离+手卫生+环境消毒”三要素,并通过真题训练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原则。
3、疼痛管理与镇静策略
难点:危重患者常无法主观表达疼痛,需依赖行为评估(如CPOT量表)。例如,机械通气患者疼痛时可能表现为皱眉、咬牙或心率增快。
突破方法:学习多模式镇痛方案(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区域阻滞),并掌握镇静评分(如RASS、SAS)的动态调整。
三、备考策略
阶段一:基础扫盲
重点:梳理教材,构建知识框架。例如,用思维导图整合“ICU设置与管理”考点(床位占比1%-2%、护士与床位比3:1、室温20-22℃)。
工具:结合《护考轻松过》归纳高频考点,如“急性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
阶段二:错题闭环
重点:通过题库刷题(如希赛医卫题库),分析错题原因。例如,若“CVP与血压关系”类题目错误率高,需回溯教材强化液体管理原则。
技巧:建立错题本,标注考点来源(如教材页码)及解题思路,定期复盘。
阶段三:政策押题
重点:关注新增考点,如“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重症中的应用”“感染控制法规更新”。例如,2025年考试新增“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压豆)在镇痛中的应用”。
模拟:完成3套全真模拟卷,严格计时,培养应试节奏。例如,实务科目需在100分钟内完成130道题,优先完成分值高的病例分析题。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护理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