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医护编制管理、人才流动、岗位分配等核心问题推出重大改革——通过“编制、招聘、使用、保障、医保”五个“一体化”,打破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行政壁垒与资源限制,赋予医共体更多自主权,同时明确岗位资源向临床一线倾斜,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以下为《方案》核心内容解读。
一、改革核心目标:破解“资源不均、人才不流”,实现县乡村医疗一体化
本次试点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聚焦县域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流动不畅”的痛点,提出“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改革思路:
- 打破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资源分配、服务供给壁垒,不再按层级分割编制与岗位;
- 创新“定编定岗不定人”模式,推动医护人员在医共体内合理流转,打通人才发展路径;
- 最终实现“运营成本更低、医疗保障更优”,提升基层(乡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二、试点范围:11个县(市、区)先行,鼓励全省探索
首批试点覆盖浙江省11个县(市、区),具体包括:
杭州市淳安县、宁波市余姚市、温州市洞头区、湖州市南浔区、嘉兴市海盐县、绍兴市上虞区、金华市东阳市、衢州市开化县、舟山市岱山县、台州市玉环市、丽水市景宁县。
《方案》明确,鼓励其他地区参照试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改革探索,未来有望在全省推广。
三、六大试点任务:从“编制”到“医保”,全链条打通一体化管理
1、编制一体化:总量管理、自主使用,村级用编纳入统筹
打破“县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编制分割”的传统模式,实行“分类核定、总量统筹”,赋予医共体更大用编自主权:
- 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先分类核定,再由医共体(以牵头医院为核心)实行“总量管理”,在总量内自主调配使用,统筹编报用编计划;
- 医共体编制总量作为岗位设置、人员招聘、财政投入的核心依据;
- 政府举办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若有用编需求,可在医共体编制总量内统筹安排,解决村级医疗“缺编缺人”问题。
2、招聘一体化:医共体牵头招聘,5年轮转后定岗位
从2025年起,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不再由乡镇医院单独开展,而是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作为唯一用人主体,统一组织公开招聘:
- 新进人员需签订5年岗位轮转协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不计入轮转期),轮转范围覆盖医共体内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机构;
- 轮转期内,新进人员与牵头医院签订聘用合同,享受统一保障;
- 轮转期满后,结合“岗位适配度、工作表现、个人意愿”三方面,明确最终工作岗位(可留在县级医院,也可下沉至基层),避免“招聘时定死岗位,人才无法流动”的问题。
此外,创新“县编省(市)代招”机制:医共体可委托省卫生健康委通过“浙医聘”平台,集中开展统一招聘考试,提升招聘效率与人才质量。
3、使用一体化:全员岗位竞聘,资源向临床一线倾斜
建立“医共体全员岗位管理制度”,所有人员(包括县级医院、基层机构职工)实行“同质化管理”,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薪酬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
- 岗位设置:以医共体为整体,统一确定行政、医师、护士、医技、公卫、工勤等岗位数量,制定岗位职责清单与考核标准,压缩冗余行政岗位,腾出更多资源向临床一线、基层岗位倾斜;
- 人员流动:开展全员岗位公开竞聘,实现“人员与岗位双向选择”,确保人岗相适(例如,县级医院骨干可竞聘基层带教岗位,基层优秀人员可竞聘县级医院技术岗位),打破“一旦入职,岗位固定”的限制。
4、保障一体化:财政打包投入,薪酬向基层倾斜
从“财政投入”与“薪酬分配”两方面,保障医共体人员待遇,尤其向基层岗位倾斜:
- 财政投入:各类财政经费统一打包给医共体,由医共体统筹使用、集中核算;部分地区可探索“空编激励”——按实有人员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对空编名额给予补助,鼓励医共体高效用编;
- 薪酬分配:医共体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制定分配方案,避免“同岗不同酬”:
- 县级医院岗位:绩效依据“工作负荷、医疗质量、运营管理”等因素确定;
- 基层岗位:绩效以“工作当量法”(按服务数量、质量计算)为主,提高基层医护收入;
- 乡村医生保障: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管理,统一缴纳社保,并推进村级医疗机构医疗责任险、乡村医生人身意外险,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
5、医保一体化:结余留用激励,引导分级诊疗
通过医保支付改革,推动医共体主动优化服务、下沉资源:
- 总额预算:对紧密型医共体,按“功能定位、服务数量、质量”确定年度医保总额预算;
- 结余留用: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医保资金结余部分,可作为医共体“医疗服务性收入”,用于人员奖励;超支部分由医共体与医保部门按比例分担,倒逼医共体控制成本;
- 支付衔接:探索医保总额付费与DRG(按疾病诊断分组)、门诊支付改革结合,提升支付精准度;
- 价格调整: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让体现医护技术价值的项目(如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合理定价,引导资源向基层倾斜。
6、协同机制:多部门联动,保障改革落地
为避免改革“碎片化”,试点地区需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 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协调,指导试点实施;
- 机构编制部门:支持医共体编制统管、动态调整,保障用编需求;
- 财政部门:加大投入,确保经费打包到位;
- 人力社保部门:指导“浙医聘”平台做好招聘服务,支持医共体在岗位、职称、薪酬管理上的自主权。
四、改革意义:为全国县域医疗提供“浙江样本”
浙江省此次改革,从“编制松绑”到“人才流动”,再到“待遇保障”,全链条破解了县域医疗“人才留不住、资源沉不下”的难题:
- 对医护人员:打破“编制层级限制”,基层医护也有机会进入县级医院轮转、晋升,待遇更有保障;临床一线岗位资源增加,技术型人才更受重视;
- 对群众:基层医疗资源得到充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院的技术支持(如县级医生下沉坐诊、远程会诊),分级诊疗真正落地;
- 对行业:为全国县域医共体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一体化”方案,推动医疗资源从“向上集中”转向“向下下沉”,回归公益属性。
随着试点推进,未来浙江县域医疗有望形成“人才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服务覆盖全面”的新格局,为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6年护理学(师)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6年护理学(师)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6年护理学(师)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6年护理学(师)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2026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6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6年护理学(中级)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6年护理学(中级)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护理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