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医院薪酬报告》调研数据,报告覆盖全国93家医院财务部门,筛选2830条有效薪酬样本,真实呈现当前医务人员薪酬水平、科室差异及影响因素。无论你是医学生选科参考,还是在职医护了解行业现状,这份数据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全国医院薪酬整体概况:城市与职称成核心影响因素
1、城市等级决定薪酬基准
调研显示,全国医院医务人员平均年度现金薪酬为18.5万元,但城市间差距显著:
-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平均薪酬25.3万元;
- 二三线城市平均薪酬19.0万元;
- 四线及其他城市平均薪酬12.8万元。
数据对比:一线城市薪酬是二三线城市的1.3倍,是四线城市的2倍,地域经济水平直接影响薪酬上限。
2、职称差异拉大收入差距
职称是影响薪酬的关键变量,不同职称薪酬差距达30%-50%,且城市等级越高,差距越明显。以一线城市为例:
- 正高职称薪酬是初级职称的3倍以上;
- 正高职称薪酬是中级职称的2.14倍;
- 正高职称薪酬是副高职称的1.48倍;
低等级城市中,职称带来的薪酬差距相对缩小,但仍为核心影响因素。
二、科室收入排行榜:四大科室稳居前列,各科室特点解析
调研明确,肿瘤、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是平均收入最高的四大科室;儿科、皮肤科收入相对靠后,且职称越高,科室间收入差异越显著。以下为各科室收入现状及核心特点:
1、高收入科室代表(TOP4)
- 骨科:收入“霸榜常客”,因高强度劳动、大量器械耗材使用得名。以上海某三甲医院为例,2020年骨科医生年薪约25万-45万元,但受“骨科高值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影响,后续收入可能存在波动。
- 肿瘤科:兼顾临床与科研,肿瘤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需求稳定,且科研成果(高分论文)易转化为额外收入,准入门槛高,收入与专业能力强挂钩。
- 心血管内科: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疾病高发,血管介入、瓣膜治疗等技术推动收入增长。不过“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后,部分医院通过提升床位周转率弥补收入,效果待观察。
-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血管内取栓等技术依赖高价值耗材(支架、导丝等,部分未进医保),从事介入的医生还可获“射线辐射补贴”。以安徽某三甲医院为例,副高职称年薪可达30万元。
2、中高收入科室特点
- 消化科:内镜技术(胃肠镜)提升诊疗效率,患者周转率高(如胃肠息肉3天完成入院-治疗-出院),且内镜术后病理易支撑科研课题,收入稳定性强。
- 普外科:细分肝胆、胃肠、甲乳等亚专科,手术覆盖“简单-复杂”全范围,对医生技术要求高。以上海某三甲医院为例,正高职称年薪约28万元,初级职称约15万元。
- 妇产科:涵盖妇科肿瘤、产科救治等高强度工作,手术时长常超10小时。2019年调研中,民营医院妇产科收入居首,综合医院表现也稳居前列。
- 神经外科:主攻颅内肿瘤、脑外伤、动脉瘤等高危手术,技术壁垒高,介入耗材(弹簧圈等)价值高,收入与手术难度、数量直接相关。
- 眼科:“巧工细活”型科室,近视激光手术、白内障晶体更换需求大,青少年近视率上升带动验光配镜业务,技术不可替代性强,收入稳定。
3、中等及特色收入科室
- 口腔科:大众认知中的“高收入科室”,但因职称差异大,整体平均排名中游。种植牙等项目单价高(堪比普通汽车),且口腔保健需求增长快,长期前景明朗,不过需依赖个人技术口碑。
- 影像科:全科室“阅片”支撑诊疗,工作量大,收入与阅片数量挂钩。部分影像科与介入科融合,开展介入治疗可提升收入(如规培生月均阅片额外收入超1000元)。
- 超声科:辅助科室中的“香饽饽”,整体收入低于临床科室,但有经验者可通过多点执业、民营医院高薪聘请增收,且院内协作广,人脉资源优势明显。
- 康复科:收入低于临床科室,但“薪资/工作量比”高,几乎无夜班,医患纠纷少。卒中、慢性病康复需求增长,还可拓展运动员复健、个人品牌打造等额外收入渠道。
4、收入相对靠后科室
- 普通内科:涵盖呼吸、消化、内分泌等领域,收入居中游。“药品零加成”后,收入与科室效益、检查操作数量挂钩,如内分泌科依赖血糖仪检测等基础操作创收。
- 皮肤科:收入取决于病源量与医美项目(医美不进医保,无超支扣费风险),夜班少、住院患者少,月入5万者存在,但整体平均排名靠后;罕见病例诊疗还可助力学术发表(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儿科:国家紧缺科室,但“收入-工作量比”失衡。门诊量常超百人/天,医患关系紧张,高强度工作下收入相对较低,导致不少医护转行,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三、关键结论:科室选择与收入的核心逻辑
- 高收入科室共性:技术壁垒高(如骨科、神经外科)、耗材/诊疗需求稳定(如肿瘤科、心内科)、科研与临床结合紧密(如肿瘤科、消化科),但往往伴随高强度工作、政策影响风险(如带量采购)。
- 中等收入科室优势:工作强度适中(如康复科、超声科)、细分领域需求增长(如眼科、口腔科),适合追求“工作-生活平衡”或擅长打造个人品牌的医护。
选择建议:医学生选科需结合“个人兴趣+技术适配性+长期前景”,而非单纯追求短期收入;在职医护可通过提升职称、深耕亚专科(如内科细分内分泌)、拓展合规副业(如多点执业)提升收入。
需注意,以上数据基于全国调研平均值,具体收入还受医院等级(三甲/二甲)、所在地区、个人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仅供职业参考,不构成最终选择依据。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 2026年护理学(师)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 2026年护理学(师)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 2026年护理学(师)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 2026年护理学(师)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 2026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 2026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 2026年护理学(中级)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 2026年护理学(中级)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护理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