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已经渐渐成为过去,2018年一级建造师备考也该正式拉开序幕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打好基础,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市政工程“每日一练”,每天练习5道题,日积月累,为考试通关增添更多助力。
>>>2018年二级建造师公开课-100天快速取证,二建考生必看
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已经渐渐成为过去,2018年一级建造师备考也该正式拉开序幕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打好基础,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市政工程“每日一练”,每天练习5道题,日积月累,为考试备考增添更多助力。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应由施工期间混凝土面板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 )确定。
A.初凝时间
B.昼夜温差
C.混凝土强度
D.终凝时间
答案:B 知识点应为水泥路面施工内容。路面横向缩缝施工要求:采用切缝机施工,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切缝方式;应由施工期间混凝土面板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昼夜温差确定切缝方式。有关规定如下:
昼夜温差<10℃,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4h,硬切缝1>15℃时,宜全部软切缝,软切缝不宜超过6h,软切深度应大于等于60mm,未断开的切缝,应硬切补深到不小于1/4板厚。对已插入拉杆的纵向假缩缝,切缝深度不应小于1/3~1/4板厚,最浅切缝深度不应小于70mm,纵横缩缝宜同时切缝。缩缝切缝宽度控制在4~6mm,填缝槽深度宜为25~30mm,宽度宜为7~10mm。由此可知B为正确选项。
2.悬索桥的索鞍安装应选择在晴朗的白天( )完成。
A.间断
B.连续
C.温度较高
D.温度较低
答案:B 知识点是悬索桥的索鞍安装内容,属于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考题。悬索桥的索鞍安装是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较大的施工项目。施工位置高、作业范围小;应选择在晴朗的白天连续完成,按设计要求就位并固定在塔顶部。可采用大吨位吊车一次性吊装就位,分体式索鞍也可采用自动连续千斤顶提升,稳定、安全、快速;预偏量调整应采用顶推工艺,并采取减阻措施,确保调控精度。B选项“连续”为正确选项。
3.下列不属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是( )。
A.活性炭吸附
B.臭氧氧化
C.旋流沉砂
D.臭氧活性炭
答案:C 知识点应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知识,属于专业技术型考题。随着我国水处理技术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越来越多地城市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深度处理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身物加以去除,从而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脱法等。C选项“旋流沉砂”是初级处理工艺,为本题正确选项。
4.土压平衡式盾构,以土压和( )改良控制为主,辅以排土量、盾构参数控制。
A.塑流性
B.渗透性
C.含水率
D.水胶比
答案:A 知识点应为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知识。土压式盾构施工控制以土压和塑流性改良控制为主,以排土量、盾构参数控制为辅。土压平衡式盾构又称削土密闭式或泥土加压式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是利用安装在盾构最前面的全断面切削刀盘,将正面土体切削下来进入刀盘后面的贮留密封仓内,并使仓内具有适当压力与开挖面水土压力平衡,以减少盾构推进对地层土体的扰动,从而控制地表沉降,在出土时由安装在密封仓下部的螺旋运输机向排土口连续的将土渣排出;施工特点:施工中基本不使用土体加固等辅助施工措施,节省技术措施费,并对环境无污染;根据土压变化调整出土和盾构推进速度,易达到工作面的稳定,减少了地表变形;对掘进土量能形成自动控制管理,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与土压平衡式盾构不同,泥水盾构施工方式:通过支承环前面装置隔板的密封仓中,注入适当压力的泥浆使其在开挖面形成泥膜,支承正面土体,并由安装在正面的大刀盘切削土体表层泥膜,与泥水混合后,形成高密度泥浆,由排浆泵及管道输送至地面处理,整个过程通过建立在地面中央控制室内的泥水平衡自动控制系统统一管理;施工特点:在易发生流沙的地层中能稳定开挖面,可在正常大气压下施工作业,无须用气压法施工;泥水压力传递速度快而均匀,开挖面平衡土压力的控制精度高,对开挖面周边土体的干扰少,地面沉降量的控制精度高;盾构出土由泥水管道输送,速度快而连续;减少了电机车的运输量,施工进度快;刀具、刀盘磨损小,易于长距离盾构施工;刀盘所受扭矩小,更适合大直径隧道的施工;但是泥水盾构需要较大规模的泥水处理设备及设置泥水处理设备的场地。4个选项中,渗透性、含水率和水胶比与盾构施工无关,均为干扰项。
5.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 )试验法。
A.马歇尔
B.针入度
C.延度
D.硬度
答案:A 知识点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知识。正确选项为马歇尔试验方法。对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马歇尔(Marshall)试验法;目前我国多采用试验方法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技术标准原则上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还可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针入度值来确定最优的沥青含量,当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为最优沥青含量时,可以用线性内插法确定再生沥青的针入度,此时沥青的针入度必须是达到拟定针入度,沥青含量即为最优沥青含量。由于再生沥青混合合料组成的复杂性,个别指标可适当放宽或不予要求;工程实用时必须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配合比和调整数据。
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