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基金从业证书?行业协会严打“挂靠”行为!

基金从业资格 责任编辑:廖婕 2025-06-16

摘要:在基金行业,代持基金从业证书,也就是所谓的“挂靠”行为,正受到行业协会的严厉打击。这一行为看似为部分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便利,实则暗藏诸多风险与危害。

在基金行业蓬勃发展之际,代持基金从业证书的“挂靠”乱象却悄然滋生。这种看似能钻空子的行为,实则严重破坏行业生态。行业协会已明确表态严打此类违规操作,其背后涉及诸多风险与危害,不仅关乎机构与个人的职业命运,更影响着整个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下面为你深入剖析。

从违规性质来看,代持基金从业证书属于典型的违规操作。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保证提交的信息及材料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而代持行为本质上是在登记备案中提供虚假材料和信息,严重违反了行业自律规则。

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而言,一旦被查实存在代持基金从业证书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行业协会可能会公开谴责该机构,并将虚假填报情况进行公示。情节严重的,还会暂停受理其基金备案,甚至撤销其管理人登记。这不仅会影响机构的声誉,还会使其失去开展业务的资格,给机构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个人来说,代持基金从业证书同样风险巨大。行业协会会将这种行为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并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行业内谴责、加入黑名单、取消其基金从业资格等纪律处分。一旦被取消从业资格,个人的职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如果代持的私募机构从事违法违规活动,代持者可能因“共犯”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因公司违规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代持基金从业证书还会扰乱行业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部分私募机构通过代持资质完成备案后,实际运营中缺乏专业人员,无法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同时,这种行为也会破坏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让那些合规经营的机构处于不利地位。

行业协会之所以严打“挂靠”行为,是为了维护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打击违规行为,可以提高行业的整体合规水平,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导私募基金管理人立足信义义务,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真实聘用符合相关要求的专业人员开展私募业务。

对于基金从业者来说,应坚守合规底线,通过正规途径获取资格,避免因短期利益而葬送职业生涯。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说,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资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基金行业环境。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image.png

课程名称有效期课程价格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198/科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99/科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79/科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500/科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还有
  • 1
  • 0
  • 0
考试报名

考前一个月

准考证

考前一周内

考试成绩

考后7个工作日内

证书申领

证书需要机构申请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