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前者有70道单选和35道多选,后者含60道单选、20道多选和20道案例分析题。全国合格线为84分,部分地区单独划线,考生需在连续两年内通过两科。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有《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科目。其中,《经济基础知识》是公共科目,所有考生都必须报考;《专业知识和实务》则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这10个专业类别,考生可依据自身工作需求和兴趣选择其一。
题型方面,《经济基础知识》有单项选题和多项选题。
单项选择题共70道,每题1分,总计70分。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少题目是教材原文的挖空,相对较为简单,属于对教材知识的直接考查。
多项选择题共35道,每题2分,合计70分。多选题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章节知识的关联性。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4个符合题意,且至少有1个错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对单个知识点有深入理解,还能将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在做多选题时,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的话,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专业知识和实务》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主要考核考生对专业场景的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
多项选择题20道,每题2分,总计40分。考查考生对专业实务操作的综合判断能力,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考生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样,错选不得分,少选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
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这部分题目是组合式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本质上属于不定项选择题。它要求考生结合实际的专业案例进行分析,难度相对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与知识迁移能力。案例分析题的评分规则与多选题一致。
合格标准方面,中级经济师考试全国统一的合格标准为各科目试卷满分的60%。由于《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满分均为140分,所以合格分数线为84分。
不过,部分地区如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藏自治区、四省涉藏州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乐山市峨边县、马边县及金口河区等会单独划线。
在这些地区,考生达到当地划定的合格标准,可获得当地有效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成绩合格证明,但该证书仅在当地有效;若考生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则可获得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有效的证书。
考生需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了解了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题型、分值和合格标准后,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从而提高通过考试的几率。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