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级经济师11月考试,3个月备考可分三阶段。基础阶段(1-4周)通读教材,搭框架;强化阶段(5-8周)攻高频考点,做真题;冲刺阶段(9-12周)模拟考试,查漏补缺。每日学2.5-6小时,需坚持并聚焦重点。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1日、2日举行,目前距离考试仅剩3个月多月的时间。那么,如果从现在开始备考,该怎么制定学习计划呢?
3个月时间备考中级经济师,虽不算充裕,但只要规划清晰、执行到位,完全有机会通关。
以下是分阶段、可落地的学习计划,结合两科特点(《经济基础知识》内容繁杂、《专业知识和实务》侧重应用)合理分配时间,供参考。
1、基础阶段(第1-4周)
目标:通读教材,理解70%以上知识点,搭建知识框架,掌握基础题型。
工作日每日学习时长2.5-3小时(工作日),周末可增加至5-6 小时。
具体安排:
《经济基础知识》占每日学习时间的 60%。该科目含6大模块,知识点多但逻辑性强,需逐章突破。第1-2周:攻克经济学基础、财政、模块;第3-4周学习 货币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模块。
《专业知识和实务》占每日学习时间的40%。根据所选专业,优先掌握教材前5章核心内容。
学习方法:
结合网课划重点。听基础班课程,重点听老师标记的高频考点、易错点,避免通读教材浪费时间。
同步做章节题。每学完1章,做50-60道章节练习题,强化对知识点的应用。
画思维导图。每周日花1小时,用思维导图梳理当周学过的章节框架,强化记忆。
2、强化阶段(第5-8周)
目标:聚焦高频考点和易错点,真题正确率提升至60%以上,掌握跨章节综合题思路。
工作日每日学习时长3-3.5小时;周末6-7小时。
具体安排:
《经济基础知识》重点突破“货币金融”“统计”中的难点,以及“法律”模块的易混考点。
《专业知识和实务》占每日学习时间的50%,结合工作经验理解专业术语,重点攻克案例分析题。
核心任务:
真题训练。每周完成2-3套近5年真题,做题时严格计时(每科90分钟),模拟考试状态;错题必须标注错因,并回归教材对应章节补漏。
高频考点背诵。整理两科“高频考点清单”,利用碎片时间记忆,每天15-20分钟。
3、冲刺阶段(第9-12周)
目标:模拟考试环境,真题正确率稳定在70%以上,熟练应对机考节奏,消除知识盲区。
工作日每日学习时长3 小时,周末6 小时。
具体安排:
模拟考试
每3天完成1套完整模拟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使用机考模拟系统(中国人事考试网可下载)适应答题界面。做完后逐题分析,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必须当天搞懂,尤其关注重复出错的薄弱章节。
针对性提分
《经济基础知识》聚焦“高频考点+易错考点”,用“思维导图+口诀”强化记忆,减少纯记忆类知识点的失误。
《专业知识和实务》集中练习案例分析题,总结答题模板,尤其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表达。
调整状态
考前1周,减少新题量,回归错题本和高频考点清单,每天花1小时快速复盘两科核心框架。
作息调整,按考试时间作息,避免熬夜,保持稳定心态。
按此计划执行,3个月足以形成“基础-强化-冲刺”的闭环。核心在于“每日坚持+真题导向”,避免拖延和盲目刷题,确保每一周的学习都有明确成果。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