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两门科目,实行2年滚动管理,考生需连续两年通过才能拿证,未通过则单科成绩作废。2020年起证书永久有效,电子证书可设90天加注期,部分地区评高经需继续教育,但不影响中级证书效力,考生需合理规划备考。
中级经济师考试在经济领域职业资格认证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考试通过时间要求与证书有效期备受关注,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备考规划与职业发展。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有《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科目,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这意味着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两门科目,才能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例如,考生A在2024年报考,通过了《经济基础知识》,那么在2025年只需通过《专业知识和实务》就能拿证;但如果2025年《专业知识和实务》未通过,到2026年,2024年通过的《经济基础知识》成绩就会失效,考生A需重新报考这两门科目。
这种滚动管理机制给予考生一定时间弹性,相比一次性通过所有科目的要求,能让考生分阶段备考,尤其适合基础薄弱或备考时间有限的人群。
不过,若在两年周期内未能通过全部科目,之前通过的单科成绩将作废,需重新报考所有科目。
关于中级经济师证书的有效期,自2020年起,人社部发布相关通知,废止了旧版中“经济专业中、初级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制度,资格有效期一般为五年”的规定。
这意味着中级经济师证书取得后永久有效,无需定期注册或续期,证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认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虽不影响证书本身有效期,但仍有相关规定。
比如,电子证书自2021年起新增“加注”功能,考生可设置使用场景和有效期(最长90 天),这主要用于防止证书非授权使用,并非改变证书的永久有效性。还有部分地区在聘任中级职称后,若考生后续参与高级经济师评审,可能要求完成继续教育,但这仅与高级职称申报挂钩,不影响中级证书效力。
中级经济师考试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两门科目,而证书一旦取得便是终身有效。考生在备考时应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成绩滚动规则,把握好两年的备考周期,争取早日取得证书,为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